第1277章 相见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453 字 2024-04-22

出了摘星楼,转入一条小径,却并没离开太远,只是到了百步开外距离,青竹林立、假石点缀的地方,花障后头,有一间竹舍,这里是同安偶尔招待客人烹茶品茗的地方,次玛与青岚都不陌生,他们知道这里,人在窗前坐,依稀能透过花障青竹看见摘星楼外那条路径,但楼外的人,却无法看见窗内舍中情景。

竹叶青柯,在盛夏的微风中吟唱有声,窗外仍是阳光明媚于天地之间,一时却清静不见人影。

婢女对次玛虎视眈眈,青岚却神情恬静,他们当然没有烹茶品茗,只是隔着茶案,相对跽坐着。

“小娘子看来已经意识到今日这场变故?”次玛忍不住询问。

“有所猜测吧。”青岚也无意兜圈子,她扫过案上茶具,倒执一把茶则,在青釉水方上敲出几个节奏,普通人当然听不明白节奏之间的奥妙,但青岚显然相信次玛不会陌生——如果她猜测得不错,那曲耽生,正是面前人谱作。

一段节奏击罄,青岚便问:“此曲可为王子佳作?”

“正是不才拙作。”次玛承认道。

“此曲本乃王子相赠贵主,贵主却并未事先告知,经贵主授意,某为此曲作配以唱词,并当众演奏,或许今日这场赏曲诗论宴会后,众人皆知某因此佳作,而对王子暗生倾慕之情。”

青岚放下茶则,神色仍然平静:“今日王子相借毬场,某在席上与众位宾客皆有耳闻,贵主醉酒,众位应会相信乃我劝饮之故,后讨求解酒丸药,乃某之婢女前往毬场联络王子,大可趁此时机,授意婢女假传贵主口讯,借贵主之名,邀约王子前来摘星楼相会,可巧某之七姑母见贵主不再闹酒,前来协助某主持诗会,我正好借故脱身。”

青岚说着话,看向窗外:“若所料不差,一阵后,并不知我企图之七姑母,便会引着宾客们前来摘星楼寻找,我一路来时,并不见公主府仆从,可到时就会有仆从出现,提醒众人目睹我急匆匆赶来摘星楼。”

到时众人眼见摘星楼上,青岚与次玛正在“幽会”,联想到那些蛛丝马迹,更兼同安公主的推波助澜,会产生什么谣言?

“王子原本与贵主一见如故,有联姻之诚,为动贵主芳心,方以佳曲相赠,却不防某意欲横刀夺爱,趁今日赏会,劝醉贵主,使尽心机密邀王子倾吐思慕之情,到时贵主只需向圣上道明,她对王子只有知交之谊,并无儿女之情,有意成全某之心愿,就算皇后认为我乃无辜,并不会如此卑鄙,可只要七姑母与王子皆为人证,皇后也是百口莫辩,到时,圣上当然只能促成这桩姻缘,而且会厌鄙某为己之情欲,算计利用贵主。”

青岚收回目光,看向次玛:“若某所料不差,王子前来摘星楼之前,应当已与贵主面会,贵主说服王子,只需要想方设法留下我在摘星楼,被众人当场目睹,就能达成联姻目的,有利于贵邦与我国永修盟好。”

次玛跟着仆从来到内宅屏门之前,蹙着眉头顿住脚步。

纵然是来自异邦,对于大周基本的礼俗他还是有所了解,知道对于外男而言,普通情况下,内宅并不合适入涉,他虽多次获邀来公主府作客,所到场所也仅仅限于外院及游苑,今日让他舍药的仆婢已经是个面生之人,这个仆从也并不是公主近侍,竟意图带他进入内宅,万一是图谋不轨者有意为之,触怒同安公主,便有毁损两国邦交之险。

可他紧跟着便瞧见了同安身边的侍婢,迎出屏门之外。

“有请王子,贵主恭候多时。”

随着那侍婢往内一指,次玛抬眸一望,只见二三十步的距离,公主果然已经跽坐在玉兰树下,看上去哪里像大醉刚醒的模样,他心中虽犯狐疑,但也不可能拒绝这果然是出自公主的邀请。

“有劳。”次玛一如往常般彬彬有礼,对那侍婢行一揖让,跟随身后。

再次见礼后落座,同安无意与次玛多言,开门见山说道:“听闻,王子有意与我大周联姻?”却根本不愿听次玛解释,微微一挑眉梢:“王子也不用再说那些君子好逑之托辞,我知道对于王子而言,稳固两国邦交方为首重,但王子也太看重同安,我虽为帝姬,看似尊贵,份量却远远不足以达到王子期望,当今皇后,虽为我叔母,却视我如同眼钉肉刺,巴不得我远嫁异邦,故而我就算和亲吐蕃,也是一枚随时可弃之棋,有朝一日,说不定会让王子大失所望。”

自相识以来,次玛一直以为同安就是个无忧无虑的金枝玉叶,与他的那些姐妹没有什么不同,故而一听这话,震诧可想而知,一时之间,倒真不知应当如何应对了。

又听同安说道:“所以王子想要达成目的,莫如求娶源平郡公嫡长孙女,其父柳彦,乃天子近臣,虽说只是当今皇后堂兄,不过历来友睦更胜同胞手足,我为成全我国与贵邦永修盟好,已经部署妥当,王子只需依计而言,便能如愿。”

直到这时,次玛才插得进一个字——“哦?”

“早前转交王子便条那婢女,并非公主府仆从,而是柳小娘子之婢。”同安对次玛的反应却相当满意,继续阐述她的计划。

——

青岚意识到阴谋已经无法避免时,是因柳七娘折返上善台。

此刻酒宴已撤,诗会题韵已限,赴会的闺秀要么静坐,要么徘徊,都在斟酌词句,想要将早前听过的乐曲,结合此情此境,再兼抒发感怀——今日这场诗会可不简单,是由柳氏女担任评判,倘若考为优佳,说不定能获上报皇后知闻的幸运,皇后不仅有母仪天下之贵,自身才华也曾名动京都,能得皇后称赞,对于闺秀而言当然是莫大荣光。

故而绝大多数,此时都用心于自己的诗作,并没怎么留意柳七娘的去而复返,以及与青岚之间的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