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遗孤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735 字 2024-04-22

陆离默认。

十一娘沉吟,晋王为先帝嫡子,名份上自然最为有利,然而这些年他被太后盯得死紧,基本毫无助力与根底,暴戾阴狠的名声倒是广为人知,想要拥立他为新君,阻力可算不小,但晋王生母是被太后害杀,他也明白太后几欲置他死地,心中势必对太后怀恨,就凭这点,倘若晋王登基,当然与太后势不两立、你死我活,才有可能达到昭雪报仇目的。只这时考虑得如此长远也属徒劳,相比太后,己方势力根本不啻天渊,简直好比巨象与蝼蚁之别。

想到这里十一娘不由郁卒一叹:“贺衍恢复理政,与太后之间免不得一场明争暗斗,我担心则是舅祖与薛世父会牵涉太深,难保不会让太后产生铲除之心,陆哥还得多进劝言,至于如何扭转太后看法缓解忌备,也不是短时就能做到,我会设法,也得等待合适时机,再有,这时陆哥入仕也不到时机,还得等等再看,起码要让太后略微放下对薛家防范忌恨之后,陆哥也不需再废神攀附元、毛这等货色,贺十四郎已经设法与韦元平建交,他更加利于打入太后党内,倒是从前故旧,陆哥大可来往,污名若得洗清,反而有益于蒙敝对手。”

见十一娘如此执着于自己的声誉,陆离也不再坚持,他忽然放软语气:“五妹,我欲带你去一处,未知这时是否方便?”

有王七郎与柳蓁做为掩护,十一娘出行当然不至于艰难,故而陆离率先告辞,将薛昭送回自家,又才到约定之处与十一娘碰面,七郎夫妇自然不曾跟随,留在一处酒肆等候。

马车行出延平门,颠簸逐渐加剧,十一娘掀开一角竹遮望向外头,只见山道蜿蜒崎岖,道旁不断有坟茔掠过,竟是越行越往荒凉,她心里固然觉得疑惑,却明白陆离如此急切带她去的地方必有缘由,也不多问,只听陆离说起昭儿不少趣事,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伤。

陆离特意叫上这名驭者,非但是他心腹,并且聋哑,因此两人言谈完全不惧被人听闻,不过及到目的地不远,陆离依然还是让驭者停车原地等候,两人绕过一处拐角,陆离才停住脚步。

这里没有什么秀丽景致,不远之处,只有一片坟茔。

十一娘已经猜测到了缘由,脚下不由一个趄趔,她抬眸看向陆离,不及询问眼前已经是一片模糊。

“当年裴郑入狱,祖父与世父仍在丁忧,故不能上本鸣冤,事后才与柳家一同上本,请求圣人开恩,允予收殓两族遗骨……圣人虽准,然有特令,不许立碑,不许入棺,不许归籍,不许拜祭,划定此片为墓葬。”

但凡因叛、逆等十恶之罪处死者,依律不准收葬,而抛尸乱葬场,不过依照惯例,对贵族总有些许宽宥。虽说薛、柳两家为忍辱负重目的必须与裴郑“划清界限”,然而到底是姻亲,倘若连上本求葬这点基本人情也不顾,实在有违大族礼义,故而两家联袂上本,也不至于引起忌惮或怀疑,反而让太后以为是粉饰之举。

然而十一娘自从新生,虽然也曾想到父祖至亲安葬的问题,但竟然一直没有勇气询问,她实在畏惧得到那个不忍想像的结果。

柳蓁与三郎当然知情,然则十一娘不问,兄妹俩也以为十一妹本来就知情,因此没有特别提起。

这时,眼看那一片错落密布的坟茔,想起血缘至亲的音容笑貌,任是十一娘如何强捺悲痛,这时也再忍不住泪如雨下。

但没有痛哭失声。

陆离不劝,只陪着她站立在山道上,一直许久。

“五妹,我相信总有一日,两族冤情会得以昭雪。”

十一娘终于转过身:“陆哥,倘若我忍不住再来这处,你一定要阻止,若两族不得昭雪,不能光明正大拜祭至亲,今生我决不来此!”

{}无弹窗陆离诉诸之事,足以证明十一娘推测不差,裴郑两族果然是被太后陷害。

显然是姚潜当年已经探知丘兹内奸与新厥勾通,密报太后,当裴相谏言派军支援丘兹,太后才生毒计,说服天子令郑瑛率部入丘兹对抗新厥,再令姚潜接应支援以防万一,不过却密令姚潜当新厥攻占丘兹,郑瑛撤退之际,出关剿杀!

一方面由谢饶平出头弹劾裴郑串通新厥欲行叛逆,交大理寺卿毛维察证;另一方面令潜入潘博部下幕僚蛊惑其拥兵自重,以坐实裴郑之罪。

想来太后以为潘博区区营州都尉,率领兵力不过三万,如何能敌朝廷禁军?然则,却不料潘博竟然勾通北辽,献大周领域,借北辽军队抵抗大周禁军,竟自称安东王!

为除裴郑两族,韦海池还真算不惜代价了。

十一娘冷笑。

可纵然这时得知所谓逆谋案后真相,十一娘依然不忘八娘之死:“八妹当年,可是被太后毒害?”

薛陆离黯然:“涒如确是因为难产……一来是因家族遇祸,再者,也是听闻我身负重伤……责任在我,倘若当年没有远游,而是陪伴身侧,涒如或许不至于……”

薛家与柳家虽然同为裴氏姻亲,情况到底还是有所区别,只因柳家与韦家也为姻亲,韦海池逼迫下去不存顾忌,然而太后与薛家却毫无瓜葛,根本不需逼迫,但凡薛家不识像,就算不被追究叛逆同谋,有的是借口弃之不用,隔上数载,薛家便会被其余望族取代,逐渐没落。

“薛家之所以故意传出流言,是为向太后示诚?”其实关于原因,在朔日朝会后,十一娘已经猜到了。

“姑祖父遇害前,已经有所预感,实则关于太后涉政一事,祖父已经知晓。”陆离说道。

德宗朝时,陆离祖父薛子瞻任职门下侍郎,距国相仅一步之遥,然,因陆离曾祖父病逝,不仅薛子瞻,连薛谦兄弟都上折丁忧,到裴郑遇祸时,薛氏嫡宗尚未起复,也是因为这一原因,他们才暂时逃过一劫,未被太后一并清算。

“涒如难产而亡已成事实,祖父又不甘姑祖劝言只顾自保,决定暂时隐忍以图后计,但薛家若不反驳谣言挽回声誉未免太过明显,因而传出不利于我之传言,实则是为迷惑太后,不过,这也仅只原因之一。”陆离说到这里,扶案起身:“五妹稍候,早先我已令随从归府接昭儿来此,想来差不多抵达,五妹可与他一见。”

不需过多解释,十一娘已经想到“昭儿”就是传言当中陆离那位庶子,可为何专程请来与她一见?

再次目送陆离背影隐入那竹帘之后,十一娘不由眉心微蹙。

然而,当她一见薛昭……

说不出什么原因,竟然心跳如擂。

陆离先哄得薛昭喊了十一娘一声“姑母”,嘱咐他去书房内玩耍,又再解释。

“早在郑将军率部往丘兹时,姑祖父就已预感危险,当年,舅兄侍妾刚好产下庶子,侍妾不幸亡逝,姑祖父为防万一,只报这庶孙也遭遇不测,暗中却托付于祖父,倘若将军凯旋归来不生波折,再想法转寰认归,然而……”

不待陆离说完,十一娘就激动得扶案而起:“你是说,昭儿……昭儿是阿兄……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