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文家茂和文家盛上学堂的事儿,两个娃儿都不小了,虽然文韬文俊已经给他们开过蒙也学了不少的字儿,但念书还是得到学堂里由专门的先生教导才好。
文墨帮着把碗盘送到灶房就被她娘跟两个嫂子赶了出来,洗洗刷刷的都不要她沾手,她回到堂屋见爹和哥哥们都在说话,就又转身回了自个的房间栓了门,进了空间。
过了一会儿她才打开房门出来,往堂屋和灶房都瞄了一眼,她爹和哥哥几个人还在说话,娘跟两个嫂子也正忙着和面包饺子。
见没有人注意到她,她才快走几步出了院子。
出了门她以为会看到几个侄儿侄女的,结果外面一个人影儿都没有,她想了想,大概是跑到村子里去和别的小娃一起玩了。
天色早就暗了下来,乌漆嘛黑的什么都看不见,走的离家稍远了些,文墨才从空间里拿了个灯笼出来,一个人晃晃悠悠的朝厉泽家的方向走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一整个晚上都在关心他一个人是怎么过年的,心里跟猫抓似的,闹心的很!
所以干脆就过去看看,省的老是想着、惦记着人家一个人怎么过年的。
……
厉泽这会子还在烧火做饭。
一个人过年的确是孤单冷清的很,不过这几年下来他都已经习惯了。
以前他姐姐没嫁人的时候,家里也会包饺子,做几个像样的酒菜出来庆祝过年,可自从她姐嫁了人,他一个人就不太在乎这些东西了。
家里有他姐给他蒸好的馒头,酒菜什么的都是他从镇上提前买回来的,吃的时候只要简单的加热一下就成,反正一个人,只要能填饱了肚子就成。
“厉大哥,你在家吗?”
厉泽往灶洞里添柴的动作一顿,怎么刚刚好像听见小姑娘的声音了,随即又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还真是…想太多了!
“厉大哥,我是文墨,你在家吗?”
一次是幻听,两次总没错了吧?
厉泽欢喜若狂,猛地站起身往门口奔去,也顾不上烧火做饭了,速度太快把他坐得凳子都给带翻了!
“在呢,墨儿,你怎么来了?”
打开远门,果然见他心仪的小姑娘俏生生的立在门外,厉泽平复了一下心情,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有异样,可眼底的欣喜笑意却是怎么藏也藏不住的。
文墨看见他的样子,心也是猛地一跳,然后低头垂下了眸子。
她是个成年人的灵魂,只是没有谈过恋爱而已,但并非是什么都不懂。
也许爹娘说的都是真的,厉泽对她……而她,貌似也并不讨厌反感他。
不然怎么会在大年夜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老是惦记着他,如今更是巴巴儿的跑了过来。
“我……我娘惦记着你一个人过年冷清,怕你不会做饭,所以……”
说不下去了!
这说辞她自己都不信!
要真是薛氏惦记,也是叫文韬文俊兄弟俩过来,再不济还有她爹文成,怎么着都不会让她一个姑娘家大晚上的过来。
文墨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囧的一张脸通红!
这下子该怎么办?
文墨从二哥文俊家回来的时候,薛氏已经开始蒸馒头了。
“写好了?”
“嗯,我去的时候二哥刚裁好红纸正准备写,咱们家的是我写的呢。”
文墨把卷好的春联儿放在一边,系上围裙,卷了袖子洗手准备帮忙一起蒸馒头。
“谁写的都成。”
薛氏手上揉着面团儿,听见文墨的话笑呵呵的应了一声,心里骄傲自豪的很。
她闺女不但模样儿好脾气好,女工厨艺也是没得挑还识文断字儿的。
别说这十里八村儿的姑娘没有能比的上的,就是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一定有她家姑娘好。
“娘,你自个偷偷乐啥呢?”
文墨洗了手过来就见她娘一个人正无声的笑着,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子上了。
“没笑啥,就是……”
薛氏笑着抬起头刚想说话,眼神瞥到文墨手腕上的镯子,目光一凝。
“墨丫头,你这镯子啥时候买的,娘咋没见过呢?”
薛氏心里紧张的很,这镯子一看就不是便宜货,要是闺女自己买的也没啥,她就是怕闺女还小别被人花言巧语两句就给哄骗了。
“哦,这不是我买的,是厉大哥昨儿送我的生辰礼。”
文墨在凳子上坐好,伸手拿了个面团儿在手上一边揉一边跟她娘说话。
“阿泽送的啊,你咋没跟娘说呢?以后可不敢乱收别人的东西知道吗?”
“嗯,我晓得呢!就是觉得厉大哥同大哥二哥一样待我很好,还救过我的命,所以没拿他当外人。”
文墨见她娘紧张,开口跟她解释了一番。
“哎,厉泽是个好孩子,就是没爹没娘怪可怜的,这都二十好几了,亲事也没人帮着张罗。”
提到厉泽,薛氏叹了口气,有些感慨。
“说不准儿是他自个不想成亲呢,厉大哥模样儿长的好又有本事能挣银子,真要是想成亲,姑娘们还不都得上赶着,哪儿还用的着要人帮他张罗,再说了,他不是还有个姐姐吗?”
文墨不以为意,觉得那人就是自个不想成亲,要不然就光依着他那相貌,都得有一箩筐的姑娘丫头愿意倒贴。
“也是这么个理儿。”
薛氏点了点头,觉得闺女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可能是走南闯北的见识多了,眼界也跟着高了,看不上这村儿里的丫头了。
不然二十好几的人了咋还不成亲呢,又不是有毛病!
想到这里,薛氏心里一惊,阿泽这孩子不能真的是有什么毛病吧?
薛氏眼神闪烁的想了一会子,又开始犯起愁来。
她这么好的闺女将来说亲该说个什么样儿的人家才好啊!
……
腊月二十八蒸好了馒头,二十九就该上坟请祖摆供了。
因为文成是逃难到连子村儿的,祖坟什么的都没有不在这里,所以她们家也省事儿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