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见苏晨盛怒之下就要往东院去,苏雅不禁急了,连忙也起身拦住了苏晨道:“大哥,你先吃饭,吃完了,咱们商量一下再……”
苏娥却生怕苏晨被劝住,不去给自己出气报仇,一把推开了苏雅,反推着苏晨向外走,一边怒哼道:“有什么好商量的,难道就任四婶欺负咱们,她……”
刘秀珍追索上去,拽住两人,就给了苏娥一巴掌:“你个死丫头,惹事精,就知道杠你大哥出去惹事。你爷爷刚给了五块钱,就是赔偿咱们的损失,想要把事情压下去,你们再过去惹事,咱们就不占理了。”
苏雅暗中给自家老娘竖大拇指,是个头脑清醒的,苏雅的人生教条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遇见找事的人,肯定要怼回去,但要怼的有技术含量,不能落人口舌。
苏娥却是个小心眼的,一是心疼被抢去的几块发糕,二来也气曹玲抓伤了自己的手,想让苏晨给自己报仇。
可惜这边刘秀珍想按着,不让自己的儿女闹事,可是那边曹玲却是不安分的。苏广志只是训斥了她几句,她都觉得委屈,而且她的手腕也被苏雅捏的发紫,还隐隐作痛。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她就想起了自己的婆婆赵荣。
虽说赵荣偏心两个小儿子,可是也不会为了她和刘秀珍一家过不去,但赵荣耳根子软,她便带着苏洋去了上屋。
老苏家是一个大院子分开的,正屋原本是三间泥瓦房,分家时用院墙隔开,给苏雅家留了一间瓦房,这边正屋是两件泥瓦房,旁边也是海草房。
分了家,刘秀珍却能住上了泥瓦房,而自己一家还要住在草房里,这也是曹玲心中一直不满刘秀珍的地方,处处和她作对。
上屋里,只剩下赵荣和小女儿苏明芳在吃饭,苏广志在坝上打短工,一天八毛钱,中午回来吃完饭,就又急匆匆的去了。
赵荣吃饭慢,便让苏明芳陪着自己慢慢吃,见曹玲进来,赵荣也没什么好脸色,但是看到苏洋,赵荣却是很高兴,拿起仅剩了一块红枣玉米发糕给他。
苏明芳有些舍不得,伸手去抢:“我就吃一块,还不够吃呐,给我。”
那么好吃的东西,却没能吃过瘾,苏洋心里本来就不高兴,如今见奶奶这里还有,不禁大喜过望。他拍苏明芳抢走了,也没有谢过赵荣,就跑过去一把抓过来,往嘴里塞。
气的苏明芳敲他,苏洋嘴里噱满了发糕,冲着苏明芳呲牙咧嘴的做鬼脸。
惹得赵荣失笑:“你这孩子,饿死鬼投胎啊,慢慢吃,又没人和你抢。”
曹玲不失时机的道:“妈,谁说没人抢。”
赵荣知道她和刘秀珍向来不和,也没接腔,只是淡淡道:“抢什么,秀珍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带着一大帮孩子,连吃的都没有。前几天,小雅那丫头担心家里没东西吃,跑到海里去捞鱼,结果溺水,差点连命都没了。现在有吃的,还能想着我和你爹,就不错了。”
曹玲听她这口气,就知道公公是刚给赵荣上过政治课了,赵荣对刘秀珍一家也是不冷不热的,苏广志说说能管一段时间,可是一旦被曹玲撺掇,她立马又犯糊涂。
因此曹玲见她这么说也不急,慢悠悠的道:“她能不想着您和爹吗,这些玉米面和白面,可是我爹给他们拿过去的,他们做了吃的不应该送些过来。”
“你说什么?”赵荣闻言,马上放下了手中的碗筷,饭也不吃了,家里的粮食那可是一家的命啊。
分开了家,苏广志和她年纪大了,地里的活干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苏明芳又是个女孩子,没什么力气,打出来的粮食,那可是跟眼珠子一样金贵。现在听说苏广志拿了面给刘秀珍他们,顿时不高兴了,而且还背着她,让赵荣心中更加的生气。
曹玲装作说漏嘴的样子,吃惊的道:“妈,您不知道啊,我……我还以为爹和你商量过了,才给我大哥家那么多面呐,要不他们能舍得蒸这么多的馍馍吃。大嫂也真是的,过日子也要细水长流啊,爹刚拿过去一点面,就这么铺张浪费的。过两天吃完了,还不又找爹要,这多少粮食能供着他们这么……”
赵荣闻言怒不可遏,越听脸色越难看,不等曹玲说完,就猛然站起身气呼呼的去西院了,苏明芳却还稳稳当当地坐着,继续慢条斯理的吃饭。
曹玲有些着急,凭赵荣一个人的战斗力,怎么斗得过刘秀珍一家子,便过去要拉她一起去。
苏明芳抬头瞪着她道:“你拉我做什么,我不去,和我又没什么关系?”
曹玲急道:“要不是爹把面偷偷给那院,你能连馒头都吃不上,再说要不是那院,小妹你能一直住在茅草房里,她刘秀珍一个寡妇家家的,却住在瓦房里。”
亲们防盗系统已打开,低于百分之五十订阅,四十八小时再看么么哒
换了这么多的粮食,苏浩激动不已,可是还有人换,苏雅却说没有了,苏浩不禁有些着急,指着焖在锅里的肉就开口说道:“姐,不是还有,你……”
苏雅慌忙捂住了他的嘴:“这叫饥饿营销,你不懂别乱说话。”
一家人忙的团团转,此时闲下来,刘秀珍还觉得好似在梦中一样,闻言就道:“听你姐的,别乱说话。”
以前,家里就数苏雅最没用,苏晨种地是把好手,苏娥针线活好,家里缝缝补补的都是她干的。苏浩虽然年纪小,可早就能撑起一片天了,家里地里的活什么都能干。
苏雅却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从小没少受数落,可是这次落水以后,好似开了窍一般。
苏晨以前也和她说过,苏雅心思通透灵活,虽然没有家里其他几个孩子能干。但他们都是吃力的,长大也没什么出息。而苏雅长大了,靠她灵活的头脑,也许能闯出一片天。
这些话,以前刘秀珍还嗤之以鼻,今天却看出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和别人真的不一样,不由自主的便认同了她。
虽然她也不明白,为什么能好好的换粮食,可苏雅却不肯换了,但她心中就莫名的相信自己的女儿,阻止苏浩说下去。
对于母亲坚定的帮自己,苏雅很是高兴,压低了声音道:“剩下的明天要拿去集市上卖了换钱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了。”
刘秀珍还算拎得清,但苏雅还是有些不放心,开口嘱咐道:“妈,这些都是要卖钱的,不能往那院送,知道吗?”
多年的习惯了,想改一时半会有些难,做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不给那院送,刘秀珍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想起她们办的那些事,自家孩子受的委屈,便狠起心肠点了点头。
苏雅让苏浩去门口等着苏广志,见了便让他到自家吃饭,又奢侈的挖了一点白面,做了面疙瘩汤,还洒了一个鸡蛋花。
苏广志他们在坝上干活,回来的晚,但苏雅一家做了很好吃的卤肉,和大家换粮食的事,还是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苏明武还有些不太相信,大嫂一家穷的叮当响,整天连饭都吃不饱,现在能买的起肉吃。可是离家越近,他就越相信人们说的是真的,那香味真的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虽然院子分开了,但东院和西院的大门却很近,他们门前的小路有很多石子,石板,下雨的时候也不是很泥泞,而且路也很宽阔。
路边有成排的石块垒了一道堤坝,把路拦了起来,大门对面是一个很大的池塘,里面栽种了很多莲藕,现在还没有开花。但碧绿的莲叶却很多,挤挤挨挨的铺陈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有很多白鹅和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苏浩正趴在石坝上,伸手要够里面的荷叶,苏广志连忙阻拦:“苏浩,你干嘛那,那石坝边上多危险啊。”
听见苏广志的声音,苏浩忙站直了身子:“爷爷,我妈喊你去我家吃饭。”
苏广志是明白人,闻言也知道是自己老伴和苏明芳的做法,伤了老大一家的心。以前,他们要是做好吃的,都是端了送到东院去的,可现在却特地让苏浩在门外等着,那就表示不会再往东院送。
苏广志不禁长长叹息:“你姑肯定做好了饭,我就不去了,你们吃吧。”
但苏浩哪里肯依,上去拽住了他的手臂,就把苏广志拉进了自己家门,还照着苏雅的嘱咐,把大门也关上了。
闻着那诱人的香味,苏明武也是馋的很,可是因为分家还有曹玲的缘故,他和自己大哥一家的关系不太好。人家没有让自己,他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去蹭饭,只得一步三挪的回了自己家。只是闻着那浓郁的香味,吃着自家没滋没味的饭,实在是难以下咽。
这边苏娥已经盛好了饭,端到了院子里的石桌上,苏雅细细的切了一盘卤肉拼盘,还贴了几个玉米松饼。
喷香鲜亮的卤肉,黄橙橙的玉米松饼,还有白面鸡蛋疙瘩汤,即使新年,苏家也没有吃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苏广志见了很是担忧:“家里不是还拉着饥荒吗,怎么还做这么多好吃的,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不能这么铺张浪费的。”
刘秀珍能干,勤俭持家,苏广志对于这个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可是见一顿晚饭,他们都有饭有菜,还有馍,这么奢侈,便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