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形势危急

乱了半天,终于重新稳住阵脚,一阵清点下来,一仗折损两千多人,转眼就剩五千多垂头丧气的部下了。

正当张天禄左右为难,不知该下令重新向前还是后退时,远处赣江边却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隆隆炮声!

……

焦琏也听到了这奇怪的炮声。

白英率队包抄合龙,顺利兜住了将近两千名清军步卒后,三队火枪兵也已赶到,端着刺刀大声吆喝着:“降者不杀!”

一千五百骑兵和近千名步兵,把两千来个完全失去战意的绿营步卒围在中间,很快,绿营士兵便纷纷扔掉手中武器伏地求饶了。

焦琏带着众亲兵也停下了追击的步伐,一边等待着白英等人收容俘虏,一边向南警戒。

突然,一阵巨响从西北方向传来,焦琏的心猛地一沉!

那是赣江东岸方向,那里只留有一千名老式火枪兵驻守,根本没有火炮,怎么会有炮声传来?

难道……清军援兵不止一支?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焦琏二话不说,直接拨转马头,带着亲兵便往北驶去,遇到白英时,却见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正滚落马鞍,他的身后,紧紧追来的十余骑清兵,已被火枪兵一阵急速射全部射落马下。

那名斥候只断断续续说出了一句话便晕了过去:“报都督……赣江,大营……鞑子……”

焦琏心头一颤,已经全然明白了,当即策马上前察看那几个被击毙的清军服装打扮,这不是绿营兵,是真鞑子!

一定是北边来的,是从赣江绕过南昌直接登陆的……

不知来了多少鞑子,从炮声来看,不会少……一旦江岸失守,那大营内已无守军,刘麒麟必将腹背受敌!

形势危急!

(提问:清初时期,清军主力以八旗兵为主,入关后又成立了绿营兵,到了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腐化的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已没什么战斗力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无奈之下,又相继训练了什么部队?)

“真的?”

听到可以反冲锋,白英咧嘴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嘴边隐隐显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何须叔父大人亲自陷阵,就让侄儿去击破他们吧!”

“听着,不要过于轻敌,你带本部先从左右迂回兜击,我带亲兵随后直扑他们中军……不要冲得太深,能割下他们的前队就成。”

焦琏摆了摆手,望着清军队形,皱了皱眉道,这帮清军攻击力不行,布阵倒是很狡猾,摆了个一字长蛇阵,七八千人的队伍竟绵延了五六里路,想要全部兜住他们,怕是马力不够。

这个时代的战马,真正全力冲锋的距离,一般不超两里路,何况还要一路砍杀……

焦琏觉得清军这种攻不像攻,守不像守的队形,分明是首鼠两端,随时准备脚底抹油开溜的架势,虽没什么大的威胁,但想要全部兜住,也是不大可能的。

清军中军阵内的总兵张天禄,正冷脸训斥着手下一干副将和参将,令其再次组织进攻。

自从带队追至抚河岸边后,便分出五千人直接赶去下游渡口,自行设法渡河向西攻击,其余八千余人则由他亲自带队,从上游渡过抚河,一路往北攻击前进。

不料行至此狭窄之地却被一千余明军骑兵挡住,冲了数次不仅都无功而返,反而折损了数百人,而明军骑兵却几乎没什么伤亡。

正当张天禄在中军大旗下指手划脚之际,却远远望见又有千余名明军步骑来援,看情形有反守为攻之意。

张天禄凝目望去,来援明军阵中,当头一杆大旗上写一个大字:“焦”,当即心头一凛,这是,焦琏亲自来了?不攻城了吗?

这也太看得起老子了吧?

老子奉命交差而已,你不去攻城杀鞑子,犯得着来和老子拼命吗?

身为前明降将,素闻焦琏勇名的张天禄心下着慌,急令前锋副将赶回前队,速速组织长矛兵、弓箭兵和朴刀手层层设防,务必挡住焦琏骑兵的一波流攻势。

好在虽说明军骑兵强悍,但毕竟人数单薄,远远不及本方人多势众,只要稳稳守住阵脚,待敌疲惫之后再行反击,谅焦琏也拿他没办法吧?

然而,张天禄太高估他的手下了。

白英的明军向两侧一冲,清军队形就开始骚乱了,几队长矛兵根本稳不住阵脚,反而随着大队一起快速向中间收缩,阵中的弓箭兵也只有少数人射出了稀稀落落的箭矢。

待到焦琏的六百亲兵起速直扑中路而去,清军前队便急速溃退,可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条腿,况且队形越来越挤,人群都涌在了一起,根本跑不起来。

很快,焦琏的六百骑兵,便已冲至近前。

白英的两路包抄铁骑,也已越过清军前队,开始内切,一路砍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