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三朵也好啊,这是上哪去啊?”一个老人笑眯眯的回答他。
抬头,萧顺才看见走过来的萧楠,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是小楠回来了呀,我还道三朵和谁一路呢,这么久不见都快变得不认识了。”其实他早就知道萧楠回来了,不过话还是这样说。
“三爷爷。”萧楠对他笑了笑,她对这人有印象,是她们卧龙湾的村长,当了几十年了,很有些号召力。“你们这是干嘛呢,这么多人?”
听萧楠这么问,萧顺才刚刚还有点笑容的脸立马垮了下来,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是收竹子的。”
“收竹子?”萧楠十分诧异,村子里还有人卖竹子?“多少钱一斤?”
“一百斤三块。”
“啥?三块?那怎么不去抢啊?”萧楠着实被这价格吓了一跳,一百斤三块相当于三分钱一斤,这得多廉价啊!
听出萧楠语气中的惊讶和气愤,萧顺才这才像是找到了组织,忍不住大吐为快:“所以我没同意!那点钱还不如自己砍了当柴烧。”不过这也是气话罢了。
“这些年来,塑料制品泛滥,价格便宜又经用,竹子编的箩筐围席啥的,都不好卖了。所以村里人这才打上卖生竹的主意。”不用萧楠问,萧顺才将这些年的情况絮絮叨叨的说出来。
说来也辛酸,当年村子里很多人都和萧老爷子一样,都会编些竹器,虽然卖不出多大的钱,可至少油盐钱还是够的,再加上她们村的竹子普遍比周边地区的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的原因。
可是现在呢,别说补贴家用,连卖都卖不出去了。
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有人说想买些竹子,他想着,卧龙湾这么多竹子,品种还比其他地方多,想来应该能卖上些价钱,他娘的,哪曾想开了这么一个臊面子的价格,气得他心肝都炸了。
想到这里,萧顺才突然想起昨天萧老头子说的那事,让他不免升起了几丝希望,于是就问萧楠:“小楠,你爷爷昨天给我说那啥子花样很多的竹制品编出来有人买,是不是真的?”
啥?
萧楠不曾想到阿爷居然这么快就把这事和村长说了,都没个影儿的事。
萧顺才以为她不愿意说,于是苦口婆心的劝她,“小楠啊,你也是三爷爷我看着长大的,三爷爷知道,你心地也是善良的,人又聪明,要是能帮你爷爷和村里人相处一个法子,你就是村里的大恩人呐!”
说完,才发现这话有些不对味,萧顺才脸皮有些讪讪的,对小楠笑笑,“瞧你三爷爷这说的是啥浑话。小楠,三爷爷不是刚刚那意思,我就是想问问。”
萧楠打断老人的话,看他这么不自在的样子心里也微微发酸,都是贫穷惹的祸。“三爷爷,您不用说了,我都知道。只是前两天我和阿爷他们说的那事吧,根本还没影儿。如果想卖到外面去,竹子的品质占一个方面,最大的还是要花样好,毕竟他们又不用箩篼这些装粮食,您说是吧?”
“这道理我都懂。”萧顺才也有些泄气,乡下人哪里懂他们城里人喜欢啥花样啊,偏偏他们也只会编些箩篼、背篼这是家用的家什,其他的根本都想象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