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也只是曾经

大唐顽主 九盏清茶 3399 字 2024-04-22

见李浈默不作声,田文胜紧接着说道:“该说的老夫都已经说了,现在该将军说了!”

李浈笑了笑,道:“其实在下来此的意思,田公想必已经猜到一二了,河北匪患日渐深重,我不管这其中与多少朝廷官员牵扯,但……”

李浈微微一顿,而后又道:“陛下不希望河北乱,军不能乱,民更不能乱,所以……”

李浈没有说下去,但田文胜却明白了李浈的意思。

“在下是陛下钦命的幽州行军司马,在寨子外的是成德军,如今却在魏博的地界上,还望田公好自为之!”李浈接着说道。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今日之行在下原本的确是准备攻寨的,即便你们交了人,青云寨也没打算留着,但纵有千般筹划,却万万不曾料到您竟是忠愍公之后,只凭这一点,我便不会,也不能将事情做绝!”

李浈终究还是说了谎,因为事到如今已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问题,更关乎到田文胜的安危问题,河北匪患迟早都要解决,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皇帝老爹说过:河北不能乱!

只要皇帝老爹的一道旨意下来,诸如剿匪这样的事,无论王元逵也好,何弘敬也罢,想必都很乐意以此微薄之力来讨朝廷的欢心。

田氏功勋之后,绝不能忘于朝廷之手。

田文胜自然明白李浈的意思,卢龙的将,成德的兵,魏博的地界,既然这三者联系到了一起,事情已是一目了然。

朝廷终于着手剿匪了。

此时只见李浈微微一笑,道:“当然,河北匪患郁积数十年之久,也绝非朝夕之功便能彻底清除,但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青云寨这些年做得太大了!”

田文胜的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复杂,但世事本就如此,朝廷容得了你一时,不可能容得了你一世。

而对于魏博军的这些官员来说,当自己尚有利益可取时,他们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当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时。

自己便是那颗弃子。

不论你的山寨有多大,都依旧无法与朝廷抗衡。

“唉……在老夫做了寨主那一天,便知道迟早都会有今日这一步,老夫为军十数载,走至今日终究没有脸面去面对父兄之灵!”田文胜仰天长叹,语气有些颓丧。

“老夫一人生死事小,只是我这寨子三千余人的生计却没了着落,老夫在时尚能加以约束不致生出事端,若老夫一走,只恐生乱啊!”

田文胜望着李浈说道,眼神中有些担忧,又有些恳求。

李浈明白田文胜的意思,这三千人皆是流民,所在原籍只怕是早已被销了户,没有户籍,在大唐可谓寸步难行。

由此一来,这些人必然继续落草危害一方。

但李浈等的便是田文胜这番话,只见其沉默片刻之后,抬头望着田文胜,缓缓说道:“田公若是信我,我倒有一两全其美之法!”

闻言之后,李浈笑道:“寨主果真不知?”

“或是不愿知道?”

田文胜面色微变,尽管李浈从不曾说些什么,但他却隐隐猜到了些什么。

无论什么,田文胜知道,对自己都绝不会是个好消息。

“呵呵……”田文胜的脸上旋即恢复了方才的镇静,“田某的确不知,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李浈却是不禁朗声大笑,而后缓缓起身走至窗前,透过那扇并不算大的雕花格窗,一抹夕阳自西方斜斜抛洒而入。

正打在李浈的身上。

“在下有一事,还望寨主如实告知!”李浈轻声说道。

田文胜淡然一笑,道:“将军尽可直言!”

李浈负手而立,沉默良久,将视线自窗外远处那高耸的箭楼上移开。

“青云寨自元和年间的十余人发展至今,怕是已有数千人不止,这还不算寨子之外的那些闲散庄户,这三十年朝廷围剿的匪寨不计其数,但却唯独青云寨纹丝不动!”

说到此处,李浈缓缓转身,冲田文胜微微一笑,道:“寨主可知为何?”

李浈的笑在田文胜看来是那么不可捉摸,但却偏偏让自己感觉寒彻骨髓。

田文胜陷入沉默,他不知道李浈来此的目的,但却知道李浈所问的一切,都已无须自己的答案。

李浈重新走至蒲团前缓缓坐下,他的确不需要田文胜的答案,因为当他进入青云寨的那一刻,心中便已有了答案。

“这些年来青云寨给了他们多少好处,我想寨主要比我清楚!”

李浈轻轻掸了掸袍角的尘土,将蹀躞带上的银鱼袋仔细摆正,而后自顾笑道:“今日寨主帮我寻人,这个情我领了,实不相瞒,我乃是陛下钦命的幽州行军司马兼侍御史!”

当田文胜看到李浈腰际挂着的银鱼袋时,面色微微一怔,而后眼神中闪过一抹异样。

有些恍惚,有些颓废,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

但所有的这一切却都不曾逃过李浈的眼睛。

“若我猜的不错,寨主想必也是军伍出身吧!”李浈之言听似无意,但却令田文胜心中为之一凛。

“你……究竟是何人?”许久之后,田文胜轻声问道,眼神中却充满悲伤。

“方才说了,在下乃是幽州行军司马兼侍御史,不过只是个六品微末小官罢了!”李浈笑道。

“卢龙军的人……”田文胜更像是喃喃自语。

“哪里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寨主能否看得清眼下的形势!”李浈说着,将蹀躞带上的银鱼袋轻轻取下,“此为陛下钦赐,我想寨主应该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