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中宫

锦淑皇后和静妃乃是一母同胞,从小感情就十分亲密,亲妹妹进宫作伴锦淑皇后自然是高兴,静妃也是一心一意的对待锦淑皇后,静妃也是个温婉的性子,不争不夺,两姐妹就像是在家中一样亲密无间。

慢慢的静妃发现锦淑皇后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恩宠,有的时候甚至故意躲避,锦淑皇后只说身为中宫皇后,要端庄矜持不能肆意妄为,要做众妃的表率,还要时时刻刻的谨记三从四德,静妃就信了,静妃对明丰帝倒是一往情深,毕竟是自己的丈夫。

明丰帝对静妃还算可以,一个月总有几次去见见静妃,可是一次都没有碰过静妃,静妃只当做明丰帝心里记挂着锦淑皇后,不想让锦淑皇后误会,静妃心里虽然落寞不是滋味,但明丰帝好歹是将静妃当做了红颜知己,该赏赐的一样都不会少,渐渐的静妃只能将这份感情埋藏心底,面上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不觉就这样过了几年,静妃对这些身外之物本就不看重,一方面是深爱之人,一方面又是最敬重的姐姐,渐渐的静妃也就远离了明丰帝,希望锦淑皇后能够早日看清明丰帝的心。

静妃一向深居简出,从不和宫里的妃子争风吃醋,各大场合也是称病推辞不来,久而久之大家都快忘了后宫还有一位唐静妃。

若不是此次的事情闹大了,惊扰了静妃,静妃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先是明丰帝软禁了锦淑皇后,静妃就觉得不简单,又听说了九王爷赵曦的残暴不仁,更是气恼不已,一气之下就来了凤栖宫。

“阿姐……”静妃轻车熟路的进了殿,一路奔着锦淑皇后的寝宫而去,路上碰见了笙儿,笙儿立即向静妃请安,“奴婢见过静妃娘娘。”

“阿姐呢,在哪里,快带我去见阿姐。”静妃语气有些急促,笙儿也不敢多加阻挠,立即点点头带着静妃去找锦淑皇后。

只见寝宫内一名身穿嫣红色长裙的女子静静的坐在桌子前,手中拿着一把剪刀,在修剪桌子上的花枝,摆放着一盆芍药花,那是锦淑皇后最喜欢的花,对外锦淑皇后却是不敢提起的,一国之后却喜欢一盆芍药花,会让人笑话的。

女子容颜和静妃有几分相似,模样更甚静妃几分精致,瓜子脸五官精致淡然,举手投足都是一股淡雅从容的气质,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静妃甚至有些看不懂了,都这个时候了锦淑皇后脸上竟然看不出一丝丝的慌乱,静妃真的很想知道究竟什么事情能够激起锦淑皇后的情绪。

“阿姐,皇上病了。”静妃坐在了锦淑皇后的对面,又问,“阿姐,皇上为什么会派人将凤栖宫圈禁起来呢,皇上一向最宠爱的就是阿姐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锦淑皇后闻言抬眸看了一眼静妃,很快有收回视线,在一盆嫣红色的芍药中寻找旧枝,轻轻的拨弄剪下,这花的颜色和锦淑皇后身上的颜色相互衬托,衬的锦淑皇后的气色十分好看,白里透红。

“嗯,瞧过太医没有?”锦淑皇后淡淡的问。

这一刻静妃恍然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紧盯着锦淑皇后的脸,似是在寻找着什么,可惜令静妃失望了,静妃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即便是脸上不在乎明丰帝,但是心里却是时时刻刻惦记着。

静妃一直以为锦淑皇后也是如此,只是碍于皇后的颜面无法言说罢了,如今看来,似乎是自己想错了,锦淑皇后的脸上看不见一丝一毫的担忧,眼波无澜,平静的有些过头了。

“阿姐,我说皇上病了,还吐血了病的不轻。”静妃生怕自己说的不够清楚,又重复了一次。

锦淑皇后抬眸看了一眼静妃,“那瞧过太医没有,太医怎么说?”

静妃有些无奈,仿佛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这么多年了,我从来都没有问过阿姐,如今阿姐能否告诉我一句实话,这么多年皇上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让阿姐一直耿耿于怀,去掉阿姐的身份就当皇上只是一个普通人,阿姐不是皇后,今日是否又不一样了?”

锦淑皇后缓缓放下手中的剪刀,长长的叹息一声,静妃和锦淑皇后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十分了解锦淑皇后,见状心里咯噔一沉蹭的下就站起身来,“阿姐从来就不喜欢皇上,是不是,所以就不在乎也不心疼,这么多年故意躲避着是不是?”

这句话是静妃一直想问但又不敢问的,今日终于问出口了。

闻言,赵曦紧盯着明丰帝许久,嘴角翘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许久了才缓缓开口,“皇兄,都等了这么多年了,臣弟不着急这一时半刻的。”

“不,朕急,这个位置朕已经坐够了,十八年来战战兢兢不得安稳,终于这一日你长大了,当年朕在先帝面前立下重誓要将这个位置安然无恙的交给你,如今,该是时候了,朕累了。”

明丰帝长长的叹息一声,心口处仿佛挤压了一块大石头,故作松了口气的姿态,欣慰的看着赵曦,“这么多年了,朕是亲眼看着你一点点的从牙牙学语的孩童,一点点长大成如今的男子汉大丈夫,若是先帝在天之灵,一定会很高兴的,朕想,父皇最希望的还是能够亲手将这座江山交到你手中,可惜……”

赵曦默默听着,脸上丝毫没有动容和波澜不惊,就像是在听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明丰帝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赵曦的一举一动,又继续说,“想当年先帝选朕做继子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护着你周全,让你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朕还记得你小时候就很聪慧,先帝常常会抱着你叮嘱一些话,不许任何人进来打搅你们父子之间的谈话,你身份尊贵又是唯一的嫡子,谁见了都得捧着你,从小就是众星捧月,朕生怕你会长成纨绔子弟,幸好你争气。”

这话中有极大的嘲讽意味,当初先帝死后,明丰帝就派了好几个大臣教养赵曦,而赵曦身边的全都是一些大臣人家的纨绔子弟,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与那些三教九流的地痞流氓并无什么区别。

也不知怎么,赵曦在十岁之前也的确是如明丰帝意料之中的那样,游手好闲,整日里只知吃喝玩乐,眼里根本就没有一点半点的江山社稷,就连最普通的文采也是差到了极致,常常将教书的夫子气的不像样。

赵曦犯了错,第一个就是去找明丰帝,而明丰帝从来都没有责怪过赵曦一句,反而想着法子哄着赵曦,给赵曦撑腰壮胆,渐渐的赵曦的胆子越来越大,根本就没有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那个时候提起九王爷大名,大都是十分厌恶的,恨不得离的远远的,甚至先帝留下来的老臣见了赵曦这幅模样,心痛疾首却也是无能为力,实在是看不到一点希望。

后来不知怎么,赵曦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出口成章文韬武略,表面上依旧是放荡不羁,但是明丰帝交给赵曦的差事,他都能够很好的完成,有的时候明丰帝背地里处处刁难,赵曦依旧能够不动神色的完成的很好,让人赞叹。

起初明丰帝还以为是赵曦身边有什么人在指点,于是就将赵曦身边的人查了个遍,一无所获,渐渐的赵曦在明丰帝眼皮底下将廖家,江大将军府,程国公府,以及先帝的重臣一一收复,且让他们一心一意的支持着赵曦。

明丰帝这才知道赵曦羽翼渐丰,不能再容忍了,那一年赵曦已经十五岁了,慢慢的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明丰帝对赵曦的防备越来越深,一直到今日,两人对峙,赵曦手中的实力完全不输自己。

赵曦听了这话轻笑,并未言语,一双淡然的眼眸将明丰帝的想法看透了,也不戳破,只在一旁听着明丰帝说起从前往事。

忽然,明丰帝猛然咳嗽起来,捂着胸口上气不接下气,嘎吱一声元公公进门了,赶紧迎上前替明丰帝抚背,“皇上,您没事吧,要不要奴才传太医?”

明丰帝却并未理会,只道,“九皇弟,朕刚才说的话你考虑的如何?”

“皇兄好好休养吧,旁的事一概……”

“不,元公公,立即去将李大人,温大人,周大人,许大人以及连大人叫进来,朕有事要吩咐。”明丰帝一副你不相信,朕立即证明给你看的姿态,对着元公公吩咐。

“皇上……”元公公犹豫了。

“还不快去!”明丰帝厉声呵斥,元公公立即没了话,只好立即出了门,不一会功夫就将几位大臣请来,这几位全都是明丰帝的心腹大臣。

“微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人行礼。

明丰帝摆摆手,“都起来吧,朕……咳咳……朕有一事交代……”

话说一半,明丰帝立即捂嘴咳嗽,脸色泛红,激动时嘴角边还溢出血迹,几人大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