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城门大开,宰相高颖率众而出,越国公杨素全身戎装并列前行。
“遵圣上令,请太子殿下交出兵权,方可进城-----”宰相高颖高声宣道。
越国公杨素上前一步站在了太子杨勇的面前。
心里非常不愿意交出兵权,手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迟疑。黑虎令非常郑重的交到了越国公杨素的手上。
“太子殿下,请-----”
太子进宫的时候,文武百官还没上朝,隋文帝杨坚坐在御书房里,头疼欲裂。
“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王德顺一路小碎步跑了进去。
“宣------”
隋文帝杨坚抚了抚自己的额头,脸上没有喜意只有浓浓的疲倦。这次整顿朝纲,太子府牵扯的门客党羽最多,不能不让杨坚多想。
太子杨勇随着王德顺走进隋文帝杨坚的书房,看到杨坚一脸疲态的坐在龙案前批阅着奏章,杨勇的鼻子一酸,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儿臣拜见父皇-----”
“太子回来了,一路风尘辛苦了,起来吧。”隋文帝杨坚淡淡的说道,言谈间非常冷漠疏离。
隋文帝杨坚私下里常称太子杨勇为睍地伐,此时却直接唤了声‘太子’这让太子杨勇的心里一惊,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父皇对儿臣如此疏离,儿臣惶恐-------”
“心里还知道害怕,说明你还不是那么无可救药----”隋文帝杨坚抬眼看了他一眼说道。
明白父皇这是恼了自己,通敌叛国之事触碰到了父皇的底线,太子杨勇旁敲侧击道:“父皇,儿臣回来的时候,看到皇宫内外守卫森严,街上行人稀少,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隋文帝杨坚这次出手比较狠厉,受波及的人很多,各个王府也都有所波及,一些门客下人跟通敌者稍有接触都被抓了起来。
相比较而言晋王府因为晋王生死未卜,隋文帝杨坚网开一面反倒受伤最小。
京城里面风声鹤唳,太子府里却一片喜气。
云昭训特意跑到太子妃元氏的寝宫炫耀了一圈。
“姐姐,太子殿下就要回京了,你看他人还没回来,给我的礼物先到了!”
说完她晃动了一下自己腰上的那块玉佩。
太子妃元氏顺着的视线看去。一块翠青玉的料子,质地细腻坚硬,色泽柔和清雅,色彩鲜明的翠色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温润的白玉之中,灵动鲜活。
玉佩两面采用浮雕的手法,体现了西北民族的闲适生活。临水的八角楼,颇具西北特色的小桥,岸边停泊的小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玉佩之上。
太子妃元氏的手紧紧握到了一起,脸上却没露出丝毫不快和妒忌的神色,她淡淡笑了一下道:“玉佩确实不错,很衬你------”
这话让云昭训脸上的笑意更浓:“太子殿下对昭训一向是大度的,这一切多靠姐姐你的成全,若不是因为你身子不好,恐怕此时太子殿下不会记起妹妹我的好来。”
太子妃元氏的涵养再好也被这话气白了脸,她皱了皱眉头,冷笑道:“太子对你再好,你也不过是个小妾,他就是把金山银山送给你,也不过是为了哄个玩意玩玩罢了。”
这话像把锥子一样扎在云昭训的心上,刺得她生疼:“元氏,你人老珠黄,还妄想占着太子妃的位置不撒手,自以为占着太子妃的位置就高人一等了,你不过是个被太子厌弃了的废物罢了--------”
此时太子妃元氏的身子已经大好,可每天还是装模作样喝着云昭训送过来的汤药,实则都倒进了恭桶里。面上却还是一副软弱无力,苟延残喘的样子。
她的脸色一变,被云昭训气昏过去,像面条一样无声无息的瘫软在了床上。
看到太子妃元氏昏死过去,云昭训的心里如三伏天喝了冰水一般舒坦,趾高气昂的出了逸庭苑。
让她没想到的是,元氏在她踏出房门的那一刻就睁开了眼睛。嘴角噙着浓浓的讥意,冷冷的看着她远去的背影。
“娘娘,你这么隐忍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个云昭训越来越过分了--------”芍彤忿忿不平的说道。
太子妃元氏伸手接过芍彤递过来的茶碗,轻轻抿了一口,淡淡的说道:“心思歹毒之人不修口德,将来也得不到什么好,且让她得意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