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川黔古道

灭明 蓝盔十九 3565 字 2024-04-22

孔兰川起身离开,走到门口,忽地停住脚步,回身道:“大都督,属下有一事不明……”

李自成淡淡一笑,道:“孔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属下谢过大都督!”孔兰川先是躬身行了礼,方道:“大都督沿着‘川黔古道’,浇筑了宽阔、平坦的大道,属下知道是为了方便军队的及时调拨,但花了许多银钱,将大道延伸至各‘里’,不知为了何故……”

“自然是方便百姓和过往商贾的通行,”李自成心道,也包括及时调拨军队,“有了宽敞的大道,深山中的百姓,就可以将自己生产的粮食、采集的药材、储存的兽皮等,及时运送至市集出售。”

孔兰川道:“大都督的意思,是要增加百姓的收入吗?”

“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草药等,可以换回银钱,然后从市集上购买必须的生活用品,如盐巴、布匹等,”李自成点点头,道:“百姓一旦从交换中得到好处,将来谁还有时间作乱?”

“啊……”孔兰川思索半响,忽地深深一揖,“大都督的智慧,属下佩服……”

孔兰川告辞离开,李自成也是出了军营,他要在城内逛逛,可惜,整个遵义府城,还是一片萧瑟,丝毫看不到新元到来之前的热闹迹象。

遵义立府时间太短,商品又是匮乏,连商铺都难得见到几个……

慢慢来吧,只要百姓逐渐富裕起来,商人们迟早会进来,从而加速本地的汉化!

翌日早饭后,李自成带着亲兵离开遵义府,去了南面的遵义县。

遵义县虽然是一座小县,却是天命军属地上,第一个实现“里里通”的县域,它必将载入天命都督府的史册!

水泥大道自“川黔古道”,向四面八方延伸,将每一个“里”都与县城连接起来……

不过,遵义县被群山环抱,地形太过复杂,只有“川黔古道”这样的大道比较宽阔,从大道延伸出去的二级大道,宽度只有一丈五,而且为了避开高山,大半都是曲折难行,远远不能和官道相比。

二级大道呈现放射状,以遵义县城为中心,基本上到达各“里”就结束,只有通往大溪里的道路,继续向前延伸,连接仁怀县,一直延伸至赤水东岸的茅台村。

此处虽是大娄山边缘,却是被赤水冲出一块平坦的河谷,将来在赤水上修筑一座水泥桥,就可以和西北方向的廉州、永宁接通,再通往北面的泸州。

如果这些道路都能实现,就会在长江南岸,整出一条近似“u”型的水泥大道,将遵义府、永宁府、泸州圈进去,将来再辅以低等级的道路,很有可能实现整个这一地区的整体汉化。

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了,不但为汉化川南、川西提供样板,也能将附近的贵州土司,初步割裂开来,一步步削弱、瓦解周围土司的实力。

要修筑网状的水泥大道,还是任重道远,初步汉化后,根据税赋的情形,逐渐以现成的官道为中心,再向周围推进。现在最为急迫的,不是发展当地的经济,而是实现汉化。

道路所及,客观上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主要还是为了军队的快速调动,以及军用物资的运输,为汉化提供军事保障。

李自成带着亲兵,骑着高头大马,在遵义县的十三“里”耀武扬威一番。

他一向不是高调的人,此次在遵义县一反常态,只是为了震慑当地的百姓,天命军随时可能从官道赶来,再要有人生出异心,就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对于官道附近的各种寨子,李自成也想进行适当的处置,要么让天命军驻军,要么直接拆除了,没有这些关隘般寨子,百姓们才算是完全解除了武装。

不过,他并没有动手,将百姓归化为汉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手段太过激烈,很有可能激起百姓们拼死抵抗。

这次天命军在川南、川西,用军事手段为先导,进行大规模的汉化工作,实际上对付的主要还是当地的土司,打土司,分土地,普通百姓实际上还是跟着收益,至少他们分得了更多的土地,赋税也比原先更轻。

李自成转悠了两日,所有的“里”都走了一遍,方才返回遵义府。

现在年关将近,四川各地稳定,像遵义这种新征服的土地上,逐渐走上正轨,又有天命军各部驻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暂时不需要他操劳了。

李自成决定,暂时回兰州去,或许赶不上除夕,但离开兰州快要半年了,早该回去看看,当时离开兰州的时候,恰好朝廷的四路大军联合攻打天命军,气氛十分紧张,这会该松弛下来了吧?

他告别知府孔兰川,沿着川黔古道北上。

水泥大道,已经浇筑至娄山关,现在三千余战俘,正在娄山关至桐梓县城一带做最后的决战,如果气温不是下降太多,或许新元之前,就能将这一段完全拿下。

过了桐梓县城,官道已经完成扩建、夯实,就等着浇筑水泥大道了,但拓宽管道的速度,显然比浇筑慢了许多,李自成过了桐梓驿站,不到二十里,便遇上了黄俊辉的筑路队,距离前面的松坎驿站,大约还有二十里,如果没有其余战俘的协助,很难在新元之前完工。

松坎驿站距离南面的桐梓驿站,大约是四十里,即便步行,一日时间也很轻松,驿站肯定不会恢复,只要在这两处原先的驿站,将来自湖广的战俘们安置一部分,便会形成新的一“里”,相当于后世的小镇。

小镇上自然会有酒馆、旅店等,供过往行人吃住消遣,官府并不需要另外投资,设置官办的驿站。

自松坎驿站北上,不久便是重庆府綦江县的地界,虽然还有不少大娄山的余脉,但地形明显趋于平坦,基本上沿着綦江方向的官道,比南面宽阔了不少,有些地方竟然超过了水泥大道的浇筑标准,扩宽的难道大大降低,基本上只要夯实地基即可。

从巴县渡江的时候,李自成盯着茫茫的江水,心中若有所思,长江虽然宽阔,但此处是上游,江面并不像下游那般,宽达数十里。

如果能在此处修筑一座长江大桥,不但让重庆府快速辐射至江南,川黔古道四川段,就将成为快速通道。

李自成暂时没有南下贵州的准备,但贵州迟早是要拿下的,借用毛子大帝的一句话:华夏的土地虽然广阔,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