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温和的大清洗(盟主加更3)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708 字 2024-04-22

新皇帝和朝廷对长公主的选择刚开始挺高兴,觉得这个办法既保住了朝廷和皇家的脸面,又为国家消除了一个祸患,可是笑容还没完全绽开就又全成了苦瓜脸。

不管三司如何计算,仅仅按照目前最低的市值,想买下魏桥镇、大名府和湟州三个工业基地,朝廷差不多就得拿出四分之一的赋税,着实不便宜。

而且朝廷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这笔钱,北伐没少花,还得继续花,就算辽人不反攻,幽州这么大地方总不能全空着吧。建设边关、安抚居民、赏赐北伐将士都要花钱,国库已经快见底了。

先欠着?分期付款?新皇帝真没有神宗皇帝的脸皮厚度,不想在这方面让人说三道四,就好像当哥哥的趁着妹夫不在家,伙同朝臣抢夺人家财产一般。

一咬牙一跺脚,国库拿三分之一、内怒出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用皇庄抵偿,总算把这件事儿给圆满解决了。

用王十的话讲,现在大宋皇帝是个穷光蛋,而驸马府则是第一首富。大内的财宝全搬到了驸马府,另外还有三十多个皇庄入账,粗略一算,驸马府又成了大宋数一数二的大地主!

不过渭桥镇、大名府和湟州工坊都已经不姓王了,人家姓赵,或者姓宋,是标准的国企,和驸马再没有半点关系。

“真是忙忙碌碌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钱财在洪涛眼里就是个屁,放在别人手里称得上巨富,但让自己花的话,可能几下就造光了,没辙,谁让自己玩的都是大手笔呢。

相比起钱财来,这些工坊产业才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可惜朝廷里没几个明白人,不懂经营也不懂管理,就算工匠们一个都不走,用不了五年也会归于平庸,毫无创意,仅仅就是一些产量挺高的普通工坊而已。

剩下的就都是好消息了,至少洪涛觉得挺好。朝廷全盘接收了工坊,没有大范围搞清洗,只在关键位置上派遣朝廷官员管理。

但这样做依旧无法满足工匠们的胃口,他们挣惯了高工资、享受惯了受人尊敬的滋味,越是有本事的就越受不了官老爷指手画脚、不懂装懂。

自打朝廷接手之后,以各种理由离开的工匠每天都有,基本都是技术骨干。这些人山川都察院没有正面接触,只是偷偷做了细致调查,搞清楚谁是谁、原来负责干什么,具体该如何处置还要由驸马拿主意。

“本王……哈哈哈哈……老苗,一路上小心仔细,殿下的安危就拜托了!”要,干嘛不要?别人都觉得这个王不咋地但洪涛挺喜欢,没事就在新军里四处显摆。

一字并肩王既然封了,齐王殿下也就该回朝了。洪涛丝毫不掩饰自己不信任朝廷的思想,特意安排苗魁带着三千新军护送。至于说传旨的内官坚持不允,爱允不允,咱自己走,有本事你别跟着!

“大人……王爷放心,只要本官在齐王殿下就不会少一根毫毛!”

苗魁也是个死脑筋,洪涛劝了好几次让他也去济州找蒋二郎当草头王得了,但他就是不去,还说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怕就怕到时候想死都不容易,何必呢。

“姑丈的叮嘱本王都记下了,凉王殿下保重!”小赵佣也挺会煽情,临上马还施了个大礼,不是给姑丈的、也不是给凉王的,而是给太子太保的,尊师重道也。

“记下就赶紧走吧,本王的学生都不磨磨唧唧,不信你问问王大!”洪涛最不喜欢告别,但这次没法躲,怎么办呢?好办,有一个人比台风还好用,专门砸场子。

“王将军,以后莫要让本王在开封城内看到你,否则绝不客气!”果然,一听王大的名号赵佣啥不舍之情都没了,满肚子都是怨恨。

这些日子他算尝到啥叫没人性了,两只手到现在还是肿的。每日的功课错一道题就是一板子,自己也不太争气,每门功课不错两道题就算没上课,打完左手打右手。

赵佣走了,新军还不能走,没有朝廷命令该回哪儿都不知道。朝廷倒是也没忘了安排,枢密院来了一纸文书,说是幽州初得不可大意,干脆就在安次城附近驻守吧。

粮食补给依旧由大名府路供给,但只有罐头食品和衣服帐篷不见任何军械。负责回去押运补给的王七也没见到周一日,大名府衙已经换了人。工坊什么的到没都停产,但也被禁军围了起来,没有枢密院的公文一根弩箭也别想拿出来。

“不过孩儿把三姐和十一妹带了回来,她们要找爹爹报到。另外孩儿还见到了十妹,爹爹绝对想不到她变成了啥样!”王七回了一趟大名府就好像去了一趟美国,觉得啥都新鲜,成了碎嘴子。

“她变成啥样本官也惊讶,但本官对她没塞给你任何密信之类的东西更惊讶!”

大名府要是还在周一日的控制下才算怪事儿,不过工坊能不停工倒是让洪涛对大宋朝廷刮目相看。他们好像还没到反对一个人就反对这个人做的所有事的程度,知道啥是好东西。

“哦,对了,是有封信,只是不在孩儿身上,而是在这些里面……”王七并不是光顾着八卦,他以为洪涛应该知道桌上的罐头里装的什么,这才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