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压力倍增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857 字 2024-04-22

至于说北宋禁军的动向,洪涛都不敢当成常数计算。他们是把神经刀,能打的时候可以以少胜多,怂的时候以多欺少还是输。

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把城里这十多万百姓处理掉,就算一天只给一顿饭吃也是巨大的消耗。原本不打算放他们走,免得成为辽军的帮手,现在看来这些人当敌人比当朋友合适。

第二个要做的就是准备武器,析津府内的粮仓挺满,水井也挺多,吃喝不缺但武器不太够,这时王七发明改进的投石机就有用武之地了。

在凉州城的时候它们就发挥了不错的作用,再接再厉吧。析津府城内同样不缺木料和砖瓦,被阿速死力劝降的女真族人正好给王七当拆迁队用的,除了城墙之外没有不能拆的!

第三个要做的就是祈求老天爷开眼,天气赶紧冷啊。气温越低、北风越大,对防守一方就越有利。

此时已经进入农历十一月中旬,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看样子宋代的北京地区比后世要冷得多,再来一次大风降温自己就又有办法可想了。

比如说和在马尾城是一样在城墙上泼水冻冰,城内不光有很多水井还有一条小河和一个大湖,水源不缺。虽然说这里的气温还比不上马尾城可以速冻,但在夜晚泼水的话一宿怎么也冻上了。

白天南边城墙化的快点,其它三面城墙基本不会有大变化,多坚持几个晚上照样可以弄一层冰甲出来。以西夏人的攻城技术水平都拿冰城没什么好办法,辽人在这方面还不如西夏人呢。

洪涛在城里紧着忙活,耶律洪基也没闲着。为啥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呢?因为他是个文化人,兵法也没少看,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了解。

自打抵达析津府之后,他就派人把和新军交战过的残兵败将全找来了,即便耽误几天时间也要问清楚敌军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析津府,沿途大大小小这么多支辽国精锐都没拦住。

“弓弩犀利、会炸响的铁球、会燃起大火的铁球、能移动的车城、不畏箭矢的甲胄,众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耶律洪基年近六十,身材并不高大反倒有些清瘦,头发、胡子、打扮更像汉人,要是把身上的裘皮大氅和头上垂着狐狸尾巴的帽子换成龙袍,和汉人皇帝也没啥不同。

对于这几天总结出来的敌军犀利之处,这位老皇帝没啥直观感觉,他本身就不擅长行军打仗之事,要是能用诗词比赛代替战争更乐意。

“姑丈,学生想独领一军与敌真刀真枪作战,要不给大姐当副将也可以。您身边的将领不多,学生好歹也跟着新军训练了三四年,总不能光纸上谈兵吧!”

赵佣对这身装束和每日里做的事情非常抵触,即便有黄蜂盯着也不愿意做。但他不敢违背王大的命令,实在忍不住了就来找洪涛求情。

“殿下,想和本官谈正事必须遵守两个原则,否则本官就一语不发!”洪涛看着城外一层又一层的辽军,心里有点没底。

没想到辽国皇帝这么不禁逗,刚打了一座南京城就亲自跑来和自己玩命。要是早知道有今日,还得再多送十几船补给才合适。

至于说赵佣的抗议基本没商量,这么做是必须的。攻克析津府、守住析津府得变成延安郡王的功劳,自己和新军只不过是在郡王领导下做了该做的事儿,功劳有,是次要的。

“大人……”赵佣不笨,这些天也被无数次告知该以什么身份与人相处,以前在新军和儿童团里的身份作废!

“……苗将军,你陪殿下在此视察敌情,本官告退……”洪涛一撇嘴掉头就要走。

“哎……王、王诜!”碰上这么一位说翻脸就翻脸的姑丈,以赵佣的能力只能就范。可是直呼长辈的名字还很不习惯,有点结巴,叫完了都不敢抬头。

“臣在,殿下请吩咐……”这就对了嘛,洪涛是按照皇帝之礼对待赵佣的,他也必须熟悉这种感觉,否则回到朝堂见到谁都叫叔叔大爷,这皇帝还当个毛,本来支持他继位的大臣也得犹豫。

“学……本王要统帅一军守城,还请……王诜你可应允!”怎么当皇帝赵佣想来也学过,只是老不用有点生疏。

“殿下之言不妥,做为一军主帅岂有以身试险之理。古人云君子不立围墙之下,殿下坐镇天王塔运筹帷幄,我等拒敌于城外,各安其职才是正道。”

别看洪涛在崇政殿里如何努力也达不到宋代朝臣的举止做派标准,但让他忽悠小孩子还是挺像的,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像极了司马光。

“……本王既是一军主帅,为何不能下令让本王领兵作战!”谁和洪涛相处时间长了都会染上抬杠的毛病,赵佣鼓了鼓勇气,打算在逻辑上为自己争取点权利。

“嘿嘿嘿……因为有王大在,她说不成就是不成!”但是赵佣没学会洪涛的另一个绝技,不要脸。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玩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