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又说道:“你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自由,孤就还你自由,想要安稳,孤就保你安稳一生。这个天下孤做不到的事不多,帮你只是举手之劳。”
此女眼泪簌簌滴在桥面上,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小女子自小颠沛流离,不得已委身杨大郎,却受尽折磨。泰和距离京城一千五百里,有马车,小女子却只能一步步走来。只因劳累,走的慢些,就遭暴打。幸遇殿下垂怜,小女子也斗胆求殿下能给一条活路。”
朱瞻基这才望向杨稷问道:“此女你购进之时耗费几何?”
杨稷不敢答话,伸手在怀里摸出了一张身契举过头顶才说道:“小民愿奉上身契,不敢言价。”
朱瞻基冷笑道:“孤会因此就欠你一份人情吗?”
他支支吾吾不敢再说了,那女子却道:“小女子流离失所,当初是自愿入杨家门,签了死契,并不曾索银。”
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气,排挤出了心中的郁闷,说道:“李少监,给他十两银子。此婢女听说话也是识字的,当不止此价。不过她身受重伤,还需养伤,剩下的银子就当给她养伤用了。从今以后,你们二人再无瓜葛。你可认可?”
杨稷回道:“小民无异议。”
李亮掏出了一枚十两的元宝塞进了他的手里,狠狠地说道:“便宜你了。”
朱瞻基不管他耍威风,又吩咐道:“你着人将她送去医治,然后送到下马桥安置下来。待她伤愈,就安排她到幼军营负责洗扫打洒。”
李亮将此事安排给了两个小太监,他们就上前搀扶起了她,大声叫道:“可有马夫在此?”
一个赶车的马夫立即跳了出来:“内官也,坐小民的车,小民免费送你们。”
小太监却说道:“殿下不让我们占便宜,该多少铜子,就给你多少铜子。”
众人又是一阵喝彩声,太孙英明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朱瞻基装作毫不在意,又跟杨稷说道:“现在既然这样了,殴打小妾这条罪过就与你免了。你们将他送往应天府,就以扰乱治安,坏城门令诉之应天府。”
这一下,几个卫兵再不敢怠慢了,一个个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就将杨稷绑了。
杨稷不敢反抗,只能对马车上的女人说道:“你带孩儿去找阿爹,我不能陪你去了。”
朱瞻基心思一动,吩咐杨章德说道:“你且送杨夫人去杨府,不要让人骚扰了他们。”
抓了杨士奇的儿子,再卖他一个好,想必这个老狐狸也不敢抱怨自己抓了他儿子。
事情平息了下来,围观的人群就沸腾了起来,一个个高呼着殿下英明,皇上英明。
还别说,这种被崇拜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推荐好朋友焚天孔雀大美女的巨著《诡神冢》,说实话,要不是更新太蛋疼,这本书应该能成为神书的)
杨章德一夹马肚,口中大呼道:“住手……”然后驱马径直闯进了人群。
因为有了提醒,众人也都有了防备,连忙躲闪,所以虽然人仰马翻,但是没有伤及一人,他就闯进了人群。
这个时候,看热闹的人才看到了朱瞻基的马队,连忙推搡着身边的人,让开了中间的道路。
“是太孙殿下……不要踢翻了我的柿子……”
“混蛋……啊……”这是一人不防备,被退避的人群挤掉进了河里。
几个小孩子被吓的哭了起来,哭着喊娘,一片混乱。
大多数的人退到了路边以后,就自动地在地上跪了下来,向着骑在马上的朱瞻基磕头。
虽然朱瞻基有心亲民,但是羽林卫的护卫也不会允许,他们立即组成了一个防护圈,将朱瞻基保护了起来,另有十余护卫不等朱瞻基吩咐,就去帮忙将一辆被挤翻的拉着麦麸的车抬起,另有两人去找竹竿搭救那个掉下河的倒霉蛋。
在木桥靠近城门的那一头,一个大约二十五六的壮汉看到这一幕,已经忍不住张大了嘴。他的手里本来还举着一根木棒,这个时候也停在了空中,一动不敢动。
杨章德驱马到了他的身边,瞪了一眼几个正在看热闹的卫兵,大声叫道:“如此草菅人命之事,为何不阻止?”
朱瞻基策马嘀嗒嘀嗒地走上了桥,所经之处,众人无不跪下低头,看也只敢偷偷地看一眼。
几个卫兵看到他身上飞鱼服和绶带,知道他是千户,不敢辩驳,跪下认错。“禀千户,标下曾阻止,只是此人拿出小妾身契,并自称是翰林侍读杨大人的大公子,所以标下不敢阻止。”
也知道偷看了一下朱瞻基已经驱马行了过来,也不再质问他们,跳下了马,俯身去看那个已经被打的头破血流,昏过去的女人。
“殿下,应当只是昏厥,无性命之忧,只是不知身上有无其他伤势。”
朱瞻基点了点头,他抽出了自己的汗巾,绑在了女人还在流血的额头上。至于身上,男女有别,他却不能去检查了。
朱瞻基的马行的并不快,但是一声声的马蹄声给了那位杨公子巨大的压力,他浑身颤抖了起来,手里的木棒也砰地一声掉在桥面上。
朱瞻基的马一直行到了那位杨公子的面前,朱瞻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身边的马车,上面几个孩子都在哭着。一个年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女人抬头望了朱瞻基一眼,又吓的连忙低下头去。
至于马车旁边的四个家丁模样的护卫,这个时候更是头也不敢抬。
朱瞻基开口问道:“既是翰林侍读杨大人,可是杨寓杨士奇的公子?”
对方这才如梦初醒,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正是。小民杨稷,乃家翁长子。”
“孤闻杨士奇待母至孝,特命两位公子在家乡泰和为母守制,故一直不曾来京。没曾想,今日倒是在这里遇上了你。”
对方这个时候头也不敢抬,说道:“小民乡野粗人,不曾想冒犯殿下,还望殿下恕罪。”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你不是冒犯了我,而是冒犯了我《大明律》,虽是小妾,却也不得私下行刑,即便要发卖了她,也无可厚非,你却在这光天化日,在这大明首善之地,在这行人如织的城门处,喊打喊杀。你置我大明于何处?置我这百万民众的首善之地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