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胜利

朱瞻基哈哈大笑了起来。

穿着一身血淋淋的衣裳,朱瞻基精神抖擞地回了自己的大帐,不过,这只是为了在其他士兵面前装比。

实际上,穿着这样一身血淋淋的衣裳,一点也不舒服。

一进大帐,他就立刻将身上的衣裳脱了下来,除了那个钢丝内甲让人拿去清洗,其余的衣裳全部丢掉不再要。

这些衣裳几乎在血里面泡过一样,根本洗不出来了。

用了四五桶水,他才算是把自己的身上冲洗干净,然后又让人烧了热水,进行药浴。

其他人没有朱瞻基的条件,只能到河里去清洗身体,但是朱瞻基绝对不肯在夜里下水,哪怕是活水。

明代虽然没有污染,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但是这个时代,传染性的疾病猖獗异常。

鼠疫,天花,疟疾,全部都是一出现就要死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重大传染病。

而在山清水秀的外表下面,各处的病菌,吸血虫防不胜防。

不要说普通人了,就连朱棣这个皇帝,前几年肚子疼。一检查,肠子里面长了无数寄生虫,恶心死个人。

这个落后的时代,卫生条件就只有这样,如果再不注意一点,分分钟就没命。

所以原本最喜欢游泳的朱瞻基,除了去泡温泉,几乎不下水,活水附近都是病菌衍生,更别提那些水塘了。

或许是今天太过于兴奋,这会儿松懈下来,就有些困了。

随便吃了点东西,填饱了肚子,他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朱棣忙完了公务,来到了朱瞻基的大帐,他原本还担心自己这个孙子今天杀了太多人,见了太多残酷的场面,怕他晚上睡不好,来开解他一番。

现在却看到平日睡觉警醒的他竟然睡的如此香甜,忍不住欣慰笑了起来。

心宽,心大,才是做一个好皇帝最重要的品质啊!

而在距离忽兰忽失温五十公里的一处山谷中,年过半百的马哈木承受不了今日沉重的打击,跪在一处山坳里,心如死灰。

今日一战,他的部族反而成为了损失最惨重的一支,十一个儿子他亲眼见到死了六个,现在身边只跟了大儿子脱欢,剩下的四个也失散了,不知是死是活。

而他出来的时候集结的一万三千草原勇士,身边就只剩下了不到千人,战马也损失了超过三万。

这都是部落崛起的希望,今日却葬送在了大明的枪炮之下。

现在的他甚至不敢再想去报仇,没有了这些勇士,他甚至不敢出现在太平和巴秃索罗面前。

因为他们也是凶猛的恶狼,看到他现在如此虚弱,绝对会反过来狠狠地咬他一口。

他已经无路可退,即使投降,他的威望太高,太平和巴秃索罗也不敢让他活着。

草原上,失败的人只有一个下场。

(战争已经写的够多了,后面不再详细写了,所以比如满都战死,郑亨中箭,火器扬威等战争细节都没有写。主要视角放在了朱瞻基的身上,他身为一个太孙,未来的皇帝,更需要懂得的是控制战略方向。)

瓦剌人的撤军让他们又损失了一大批战士,仓皇而逃,注定了是要把后背露给敌人。

这一部分人的死亡,换来了对追逐大军的阻碍,这也让一部分瓦剌人得以脱身。

但是,不管是大明还是鞑靼人,都不愿放弃这个机会,特别是鞑靼人,他们恨不得把马哈木一系全部杀死,这样鞑靼人就又能争取其他部落的支持了。

草原上的各部落,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轮流掌握着草原上的权力。

朱棣或许还有一点不想赶尽杀绝的想法,因为在他的思想里,根本没有留在草原的想法。

但是朱瞻基却不管这些,现在他杀人杀的起劲,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过瘾了再说。

追着敌人的后背,新上阵的生力军们精力充沛地追赶着敌人。

朱瞻基已经不记得自己到底杀了多少人了,原本坚硬无比的陨铁横刀,竟然在砍杀中留下了一个豁口。

他的手臂已经麻木,却是精神依旧亢奋无比。

追逐,被追逐……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草原上的天当要黑的时候,会在十分钟的时间里,迅速黑了下来。

瓦剌人由于一人有几匹马,可以换着骑乘逃亡,但是追逐的大明士兵就没有这么多马,他们的坐骑都已经疲惫不堪。

一直跟在朱瞻基身后的杨章德,因为身体强壮,身下的蒙古马就被跑废了,蹄子一软,瘫倒在了草丛里。

坐在上面的杨章德,被一下子摔了下来,打仗没有受伤的他,反而因为这个原因,把脸给擦伤了。

赵永亮大声喊道:“殿下,天色已黑,穷寇莫追。”

看他们的马大部分已经不行了,朱瞻基也只好停了下来,有些愤愤不平地吐了了一口唾沫。“未能全歼敌人,心有不甘!”

一清子笑着说道:“殿下今日斩敌四十三人,已经立下大功。”

“四十三人,不记得了。”

“在下都帮殿下记着在,其中一人若不是瓦剌王子,也是瓦剌大将!”

这个时候,在前方追敌的其他大明士兵也带着战利品回返,见到朱瞻基的仪仗,纷纷过来行礼。

人越聚越多,悠悠达达地向回走,还顺便收拾一些战利品。

追敌的时候不觉得,但是往回走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已经追出了足足五六十里地。

也难怪除了朱瞻基的马,其他大部分人的马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只能下来牵着马走。

往回走了大约二十里地,才遇到了来寻找朱瞻基的王彦他们。

见朱瞻基没事,王彦长舒了一口气说道:“殿下啊,你这不顾安危地追敌,让大军都为你担心。陛下一直都还没有吃晚饭,要等着你啊!”

还有四十里地,要是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去,恐怕都大半夜了。一帮太监不由分说,换了几十匹健马,先跟着朱瞻基一起回去。

朱瞻基也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他一直不回去,连这次大胜的将士们都不敢欢庆。

他要是出一点意外,这次的大胜也要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