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辰浩摇了摇头,看来这位李伟民先生,虽然是天才,但明显没有经历过正常的游戏生涯,或者说得难听点,有点书呆子气,穆辰浩只好再次解释道,
“目前我们说的电脑,大部分指的是家庭电脑,而我对家庭电脑的定义只有一个,就是家庭娱乐中心!既然是娱乐,那么基本的电影、游戏等自然是最佳的盈利点了,尤其是对于游戏的投入是必须的,因为大众对于娱乐的需求正在日益激增。”
李伟民消化了一下穆辰浩刚刚说的话,显然有点失望,在他看来,穆辰浩应该是没拿出真东西。刚刚穆辰浩说的这些固然是有道理,但完全没有李伟民想象中互联网精英那种纵横睥睨的气魄,反而有些,怎么说呢,保守!
穆辰浩只是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对信息报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些建议,并没有透露太多未来的市场走向和做出太过骇人听闻的预测。
倒不是穆辰浩敝帚自珍,现在张耀已经成功注资信息报,穆辰浩当然希望信息报的发展能够越来越好。
但穆辰浩也有过考虑,互联网的速度是很快的,想要追赶他的速度,倒不如先把基础打牢。
有句话说得好,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领先半步的,才是成功的天才。领先一步的,是失败的疯子。
穆辰浩既不想成为那颗被扯到的蛋,更不想成为探路者的疯子。
所以,穆辰浩即使是对旗下投资的企业,可能会只会指点一些现在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但绝对不会冒进,自己作死的公司永远比在竞争中被打败的公司多的多。
当初张耀投资信息报,实际上也是穆辰浩建议的,毕竟冰释前嫌之后,张耀早已经成为了穆辰浩的合作伙伴。
知道穆辰浩和夏晴空来到了山城,山城信息报的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他们,穆辰浩原本就打算进军互联网行业,所以欣然接受了信息报采访的请求。
信息报的采访,定在了第二天上午的十点。
信息报是山城科协的下属单位,办公地点也是找山城科协租赁的。为了方便,穆辰浩带着夏晴空就入住了信息报为他们安排的住所。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整个附近地区就像是一个大工地,四处都是塔吊和铲车。忙碌的施工和周围的拆迁彻夜不停,吵得穆辰浩他们一夜都没能睡好。
第二天,穆辰浩有些疲惫的带着夏晴空,出现在了信息报社。
负责采访穆辰浩的是李伟民,李伟民对眼前这对青年男女非常感兴趣,在听说了穆辰浩的事迹之后,他是主动找报社申请了采访穆辰浩的名额。
其实李伟民自己就算是一名天才少年,十七岁就考上了山城大学,二十七岁读完光电学博士,去年刚刚加入了信息报。
他加入信息报的原因也很简单,赚钱!
李伟民本来是可以直接留校任教的,但当他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菜场为了几元钱的菜价和菜场小贩讨价还价的时候,就决定绝对不让自己未来的人生同这些前辈一样憋屈的度过。
因此,李伟民和信息报接触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即使他并不了解互联网行业,但直觉告诉他,这个行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能赚到大钱的!
而穆辰浩,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其实穆辰浩之所以愿意接受信息报的采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家媒体是由张耀投资的。
张耀向信息报投资五百万的事情,穆辰浩当然有所耳闻,而李伟民作为信息报的高层,全程参与了整个谈判,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资本和科技结合的魅力。而他和一众信息报高层,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眼前这位青年正是创世网络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