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过去,曾经的小伙伴,都已经出落成帅小伙、俊姑娘。
小伙子们跟着杨天明惜惜离别,小姑娘们则是成群结队,给杨天明送上亲手秀的荷包、手绢,当中都衲着万般念想。
十六岁的杨天明,已经出落成了帅小伙。
一米七五的身高,体形健美,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干净利落,帅气逼人,眉宇之间隐隐藏着一点傲气。
“小子们,别伤心别难过,我杨天明今日的离开,是为了明日的回归。”
小伙伴们听听,似乎挺有道理。
可仔细一想,离开再回来,这特么不是废话!
就这样,杨天明笑嘻嘻地背上布包,上了路。
别人不知,可天明老爹知道,杨天明的布包里,除了几本破书,还有那三盏油灯,就什么都没有了。
杨建国想让儿子多带点钱,天明却是执意不收,最后勉强带上一百块,就这样出了家门。
一百块钱够买什么,连去庐州的火车票都不够呀!
……
两日后,庐州城内。
庐州作为江南的大城市,高楼遍地,霓虹满街。
可再光线的地方,也有阴暗的存在。
一条幽闭的死胡同内,青石板上长满了苔藓,似乎多年没人踏足过这里。
在这炎炎夏季,胡同内竟有些阴冷。
头发花花绿绿的小混混,将一个背着书包的女生堵在胡同中。
女生很漂亮,瓜子脸,大眼睛,穿着洁白的连衣裙,一头乌黑长发,楚楚动人。
女生哆嗦着,已退无可退,只得苦苦哀求:“不要,不要……放开我!”
混混满脸淫笑:“小妞,听说这个胡同闹鬼,你要是再喊,小心把鬼喊出来。”
“鬼?”女生哆嗦了一下。
就在这时,胡同口传来一个懒散的声音。
“住手。”
小混混朝那个方向看去,见到一个打扮土气,却一脸阳光帅气的少年,背着个破布包,像刚进城的民工。
“土狗,多管闲事是不是?”小混混见好事被打扰,不满道。
这少年正是刚到庐州的杨天明。
杨天明冷冷道:“滚开,疯狗。”
那一晚,龙种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
村里人只晓得,第二天起来时,昨晚的僵尸,已经化成了灰烬。
警察们虽说看到了僵尸和鬼打斗的场面,可他们又能说什么。
这事说出去,谁能信?
因此,关于那一晚,便成了传奇。
杨天明在村里人的眼中,更加深不可测。
十三岁的那一年,杨天明以全乡年级第一的成绩,从初二辍学,让村里人大跌眼镜。
大家都不敢相信,杨天明聪明绝顶,肯定能考个好大学,怎么就不念书了呢?
杨天明父母也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不管怎么劝他,杨天明却是打定主意,不肯回头。
杨建国夫妻知道,天明就这个脾气,从小到大,他认准的事谁都改变不了,因此也就不再劝了。
可是不念书,以后又能干什么呢?
杨天明说,人各有命,他的命与众不同,自然不能走寻常人的路。
从那以后,杨天明每日在家看那些古书。
书看的更多,往潜山上跑的次数也更多。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直到杨天明十六岁生日的那一天。
这天一早,杨天明就对爹娘说:“爹,今天我十六岁,是时候打开我老婆给的那个锦囊了。”
“你老婆?”杨建国苦笑,“你个小兔崽子,才多大就想老婆了!”
杨天明坏坏一笑:“我是小兔崽子,你是什么呀?”
杨建国无语,拿出玉瑶留下的那个锦囊,打了开来。
里面是一张纸,写着娟秀的字迹。
杨天明想要看,却被杨建国一把夺过。
“老子先看看。”
儿子拗不过老子,没办法,只有老子先看。
杨建国看着皱眉:“这啥意思?”
杨天明接过来,看了几眼,笑笑说:“没啥,玉瑶告诉我几件事。”
“几件事?”杨建国问。
杨天明道:“第一,玉瑶告诉我,切莫忘记潜山七十二恶鬼荒冢之事;第二,切莫忘了姐姐的嘱托;第三,她让我去庐州,找一个叫杜晓蝶的人,并……保护她?”
读到最后一句时,杨天明自己都摸不着头脑。
杜晓蝶是谁,他根本不认识。
“庐州,那么远啊!”杨母有点舍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