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接风宴2

江采苓眸中闪过了狡黠的笑意,对贺潇潇小声说道,“无碍,是刚才那杯茶里钱兰做了手脚,阿潇你帮我一件事,就是……”

贺潇潇听了之后,眉眼弯弯地笑出声,忍着笑意道了一声,“没问题。”

贵人们欣赏着满园美景,甚至还有人吟诗作对起来,风雅而惬意。

但是这份惬意没有持续多久,花园中忽然传来了“嗡嗡”的声音,众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就看到成群结队的蜜蜂蜂拥而来,一团团的,仿佛能遮天蔽日。

侍卫反应过来,连忙大声道:“保护太妃!”

其他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蜜蜂,唯恐伤到自己,疯狂地逃窜起来,钱兰不慌不忙地立在原地,唇边泛起嘲笑,这些蜜蜂只会叮香味发出的源头,她根本就不会有事。带着看热闹的心情,钱兰端着手臂向江采苓的方向看去。

只见到江采苓正扬唇看向自己,钱兰心中不禁暗暗想到,莫不是她发现了她的计谋?但是转念一想,江采苓若是真的发现了,应该仓皇逃跑才对,怎么会这般气定神闲呢?

在钱兰苦想之际,千千万万的蜜蜂朝她袭来,身边的侍女早就吓得魂飞魄散,躲到了一座假山后面。

蜜蜂攻击着钱兰,钱兰拼命地挥动着衣袖,企图赶走这些蜜蜂,但是蜜蜂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就开始变得疯狂起来,蛰得她疯跑起来,口中大呼着:“救命啊!把这些该死的蜜蜂都给我赶走!”

御花园成了你追我赶的游乐园,钱兰所到之处,众人都躲避着,甚至有的直接喊道,“钱兰那些蜜蜂只跟着你,你可别过来!”

钱氏夫妇刚从皇帝身边走到御花园,结果就看到了这一幕,钱夫人脸瞬时间变得惨白,心疼地大呼着,“我的儿!你怎么了!”

钱大人则对身边的小厮呵斥道,“你们还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帮小姐引开蜜蜂!”

小厮犹豫着,结果被钱大人一脚踹了过去。

江采苓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幕,正巧郭尧走了过来,见到江采苓眸中的狡黠和玩味,又看到不远处被狂蜂追赶的女子,小麦色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灿烂的笑容,压低声音道,“这一看就是娘娘的杰作。”

江采苓摇摇头,眼中的笑意不减,“这个黑锅我可不背,这么低端的计策我早就不屑于使用了。”

混乱中,所有人都担心着蜜蜂会不会蜇人,其中大部分在担心之余还不忘看钱兰的热闹。

此时钱兰的脸已经被蜜蜂蛰得肿起来,披头散发,不成样子。

郭昂笑着,目光略及到江采苓身后的贺潇潇时候,灿烂的笑容僵在脸上。

这个女子他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却觉得分外熟悉,仿佛之前早就相识相知。

九歌匆匆走过来,“大人,圣上和抚远王找您。”

顾既明点点头,看了眼在花丛中笑靥如花的女子,转身离开了。

话说回江采苓,听到这番童言无忌,闹得她哭笑不得,蹲下身子笑着对王薇儿说道:“姐姐虽然也很喜欢薇儿,但是不会嫁给你哥哥的。”

“为什么?我哥哥很好的,长得好看,文章也写得好,洛阳城中有很多女子喜欢他呢!”

面对孩子单纯而真挚的眼神,江采苓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好将她和顾既明的婚事拉出来当挡箭牌,“因为姐姐从小就有了婚约,要嫁给别人。”

王薇儿似乎明白了什么,扁扁嘴道:“好吧!”

江采苓笑着揉了揉王薇儿柔软的头发,起身的时候余光看到了顾既明离开的身影,杏眸中泛起了疑惑,也不知道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这春日赏花本因该是后宫之首带领着女眷游玩,但是因为皇帝年纪尚幼没到立妃立后的年纪,故是由徐太妃主持。

徐太妃比江采苓大十岁,在先帝驾崩后便一心向佛,守在青灯古佛旁心性淡泊宁静,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到众人视线中,江采苓和徐太妃也谈不上有太深的交情,但是都是后宫中留下的一代人,平日深宫多寂寞,二人也会聚在一起说说话。

今日宴上,徐太妃一身青色宫装,头上只有一个青莲花装饰,眉眼生得出众即使美人迟暮也是风韵犹存,尤其立在人群中,那种超然脱俗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徐太妃经过十二娇客身边的时候,轻轻叹了一口气。

娇客不在花犹在,唯一那个能陪她说话解闷的人也离开了这深宫,或许有一日,她也会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地方,就像是江后一样,无人再提起。

“太妃对花叹气,难道这是花不好看吗?”江采苓走上前去,施了一套行云流水的礼。

徐太妃不识得这是谁家的孩子,但是觉得很合眼缘,和气地笑了笑,“你是谁家的孩子?”

“民女家父贺鸣山。”

“原来是贺仲先生家的女儿,是个好孩子。”

“民女虽然不知道太妃有何心事,但是十二娇客犹在便是一个念想,这么难养活的花如今在洛阳生根发芽,当初栽花之人也是没有想到的。”

徐太妃闻言,不禁重新打量起这个女孩,见她眸中纯净,才打消了疑虑,像是长辈与晚辈一样畅谈起来。

钱兰本来想找顾既明说话,但是满花园也找不到顾既明,却在期间发现江采苓竟然和太妃畅聊了起来,尤其太妃眼角眉梢还带着笑意,显然是很满意江采苓。

双眼满是嫉妒,心中想着:这个江采苓还真是狐狸精转世吧,怎么连太妃也能糊弄得一愣一愣的?

这时钱兰身边的侍女走了过来,悄声说道,“小姐,奴婢已经弄来了百花散,这百花散是由百余种鲜花提取的,听说这需要极少的一部分融进水中就会吸引大量的蜜蜂,宫内外的养蜂人都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