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够上三楼观礼的,只有那些女眷而已。其他的宾客,都留在楼下茶点招待。本来,及笄礼都是在“家庙”中进行,所以当余家帖子中写明在珍馐楼举办及笄礼时,不少人都在心中暗笑余家不懂规矩。不过,当她们一进入三楼的礼堂时,看笑话的心情顿时消失了。
三楼的礼堂安静开阔,装饰华贵中透出书香之气,处处透露出肃穆,竟然比大多数人家的家庙更加气派有范儿。尤其是里面的布置,各种细节,都让人忍不住啧啧称赞。
当她们步上台阶,迎面看到一身华服,眉眼如画、皮肤白皙细腻,身上丝毫找不到农妇气质的柳氏,还有淡定微笑的房夫人,都立于东面阶位迎候宾客。西面台阶下的有司竟然是安宁侯世子夫人。
而今天的主角:余小草、余小莲姐妹洗了个香喷喷的花瓣浴之后,换好了采衣采履,安坐在礼堂东边的更衣室内等候着。没错,小草和小莲是一对双生姐妹花,及笄礼当然要一块儿办了。
小莲偷偷从更衣间内探出头,看着外面锦衣华服、雍容华贵的宾客们,吐了吐舌头,调皮地道:“小妹,今天我算是沾了你的光,有那么多官夫人官小姐登门庆贺,要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呢!”
“有什么不敢想的?官夫人又怎么样?不也两个眼睛一张嘴吗?还能比咱们多个鼻孔?”余小草的小脑袋,也在她头上方出现,探着身子往外张望着。
大舅母韩氏看到了,赶忙把这两颗相似的小脑袋给推了回去:“老实点儿!今天是你们的大日子,这么多客人面前,可不能给人笑话看!前几日嬷嬷教你们的礼节都还记得吧?赶紧在脑子里回忆回忆,免得出错!”
余小草嬉皮笑脸抱着大舅母的胳膊摇了摇,撒娇地道:“大舅母,我好渴,给我拿块西瓜过来解解渴呗!”
“不行!要是到时候一紧张想出恭可怎么办?忍一忍,等仪式一结束,就给你端杯西瓜汁过来。小莲,你也一样!都乖哈!”大舅母把两个不省心的小姑娘安抚好了,又匆匆忙忙地出去招呼客人去了。虽说那些贵客不需要她张罗,可从老家过来的客人也不在少数,弟妹和小妹她们别忙不过来,她得出去盯着点儿。
古典悦耳的乐器声响起,正宾的到来,更引起一片哗然。本来打算抢正宾位子的太长公主,一看来人,立刻笑呵呵地让贤了。心里还嘀咕着:这余家小丫头,好大的面子,竟然请来皇后娘娘作为正宾。还有比这更尊贵的正宾吗?
至于糕点水果,自然不用说了。水果是从皇庄后山精挑细选出来的,香梨、苹果、葡萄、桑葚、树莓……虽然已经是深秋季节,很多过季的水果都被保存得很新鲜,例如桃子、西瓜、香瓜、草莓这些,都仿佛刚刚从果园里摘回来似的。
糕点则是从余记的糕点总铺送过来的。除了每桌的精致小点心外,最惹眼的还是在珍馐楼楼下大厅里当场制作的巨型蛋糕。下面的蛋糕是从糕点铺烤制好运送来的,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约十米,宽约三米的大长方形。上面的奶油、果酱和蜜渍水果,则是由六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合力当场完成的。
那些来得比较早些的小姑娘、小少爷们,围在巨型蛋糕的制作现场,好奇地伸着脑袋观望着。当一朵朵栩栩如生的奶油花儿,一个个颜色鲜美的装饰,在这些年轻的糕点师手中绽开时,总会引来一阵阵惊叹。
巨型蛋糕四面是粉色、紫色的玫瑰花,衬托着绿色的叶片,就好像刚刚从花丛中采摘过来似的。蛋糕的裙边点缀着白色奶油的装饰,中间有各色果酱花纹和蜜渍果子装饰。
最后做的是正中间一个穿着枚红色旗装,大眼睛、尖下巴,身材窈窕的小姑娘,眉眼间依稀能辨识出小草的模样。这个人形的装饰,是余记糕点铺的大掌事,顶级蛋糕师杨柳的杰作。
后面来的稍微迟一些的人,没能亲眼看到这个巨型蛋糕的诞生,听着前面人的描述,都深感遗憾。不过,她们都悄悄地询问蛋糕旁边的几位蛋糕师,像这样的巨星生辰蛋糕能不能定做。当得知要提前一个月预定,且价值不菲的时候,没有人犹豫,因为来小草及笄宴的大多非富即贵,谁也不差一个蛋糕的钱。甚至有人当场就把自己的生辰日期写在蛋糕师手中的预订本上。因着要在及笄宴上给自家主子长脸的杨柳,在不经意间,又给自家糕点铺子,迎来了新的预定高潮。
本来余小草是打算低调行事,只请些亲朋好友过来,跟前世过生日一样大家一起吃吃饭庆祝一下。可0是,别说她干娘房夫人不愿意了,就连宫里都传出旨意来,还派宫女春红出宫帮着房夫人张罗及笄之事。这样的盛宠,让朝中某些人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宴请的宾客,余家的亲戚自然不能少,大爷爷一家、外公外婆、大舅舅二舅舅小舅舅、三个舅妈、表哥表嫂表姐表姐夫们。这些亲戚都是朱俊阳派了自家的车队去接来的。
然后是房家的亲戚,房子镇是个孤儿,除了留在京中师娘——赵夫人,再没有其他亲人了。不过,房夫人娘家亲戚不少,虽说只请了嫡亲的大伯、叔父两家,人员来的也不少。
以前,房夫人收了农家女为义女的事,让娘家人对她很不理解,说她想认个闺女承欢膝下,不选择娘家侄女,反而收了一个出身低微、粗俗不堪的乡野丫头。尤其是夏芙蓉的事,她嫂子甚至来跟她吵了一架呢,扬言要跟她断了来往呢。
可这两年,余小草凭着自己的本事,不但事业上风生水起,生意上日进斗金,还在皇上面前盛宠无边,被封为郡主的荣号。现在,要说身家和隆宠,别说是日渐没落的夏家了,就连房子镇这个忠勤伯,也难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