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心中的牵挂

农园似锦 姽婳晴雨 3201 字 2024-04-21

余小草点点头,想了想,又道:“大姑,你去大爷爷那儿问问,要不要一起开火?咱们两家合一家,不开口邀请一下,别让大爷爷他们觉得咱们没把他们当亲戚……”

余彩凤笑了笑,道:“还是小草想得周到。行!我去问问大伯娘,看看他们有什么打算。”

没过多久,她回来了,笑着对小草摇摇头,道:“大伯他们说了,他们带了干粮过来,晚不开火了。还说,他们家人不少,还是单独开火吧。”

正在说话间,山洞豁口处有人影闪过。小草定睛一看,是郑侍卫长他们,每个人身后都背了一捆干柴。原来,王府的侍卫嫌出去绕太远的道,便在豁口的树石头拴了绳子,反正也十几米的样子,对于有功夫在身的他们来说,拉着绳子下也不费什么事。

郑侍卫长给小草留了三大捆干柴,足够他们烧三四顿的。余小草投桃报李,把自家小黑捉到的野鸡,送了一只给他们。虽然不够他们那么多人吃的,至少菜里能加点荤腥不是?

剩下的那只野兔,被小草扒了皮,跟土豆一起炖了一大锅。给王妃娘娘和大爷爷那边分别装了一碗。在焖米饭的时候,里面加了冬天吃剩下的香肠和腊肉,即使没有菜也很香。除此之外,小草又煮了一锅紫菜汤。

余家和刘家人,一人捧着一个大碗,下面是腊肉饭,面是土豆炖野兔。或许是饿了,大家吃得分外香甜。连最小的刘方平,也吃了大半碗米饭,和一勺兔肉。

看小家伙吃得欢实,柳氏突然放下手的碗筷,深深地叹了口气。余彩凤见状,问道:“怎么了?”

“看到小方平,我想起了我们家石头。不知道他在镇安不安全,还有我们家余航,小草说倭寇也去了码头,小沙他不会碰倭寇吧……”越这么想着,柳氏越觉得心好像堵着一块大石头似的。

余彩凤安慰她道:“你放宽心,小石头在镇,距离海岸远着呢。是倭寇打过去,不是还有官府衙门吗?肯定我们这边安全!至于小沙,你更不用担心了。小草的干爹,可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军,手下的兵也厉害,还能护不住他?”

柳氏听她这么一说,也在理儿,心便放下几分。可是吃了一半的饭菜,却再也吃不下了。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父母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儿女。

本书来自

东山村的一百多号人,跟在一只灰狼的身后,默默地往山洞行进。如果有谁发出嘈杂的声音,那只一人多高的大灰狼,会瞪着绿幽幽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你,直到你安静为止。因而,一百多口人,连怀抱着的稚龄孩童,都静默着,在幽深黑暗的山洞默默前行。

很快,一缕亮光从洞顶透出,一个更大的山洞呈现在大家面前。山洞很大,正如小草所言,容纳三百多人都绰绰有余。最妙的是洞顶透出的光线,如缕缕明灯,让人感觉不到昏暗。

山洞很干燥,里面有不少枯枝和石块。村民们见小草停下了脚步,宣布大家在此处安顿下来,便以家庭为单位,自发选择一处平整之地,放下手的行李,进行简单的打扫。

暂时安全了,被大人拘着的孩子,对周围的山洞充满了好。几个大一点的,得知山洞里没有危险后,开始在洞探险。小一点的,则围着自己的家人嬉笑追逐。山洞的回音很大,孩子们的笑声一层层扩散开来,显得异常聒噪。

靖王妃轻轻蹙起了眉头,脑门有点抽抽的疼。她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一百多口子老少妇孺,都挤在一个山洞,对她来说太过嘈杂。不过,她也知道特殊时期,要求不能太多,便叹息着忍了下来。

躲过一个刚刚学步,还走不稳的小屁孩,余小草来到靖王妃的身边,对她道:“娘娘,这边分洞还有很多,我跟梅香姐姐去挑一处适合居住的,到时候咱们搬进去。”

靖王妃闻言,露出一抹笑容来,点头道:“行,你跟梅香小心点儿,让小白和大灰跟着。早去早回!”

余小草看了一眼低头喝水的大灰,用脚轻轻碰了碰它的屁股。大灰屁股往旁边挪了挪,抬头看了她一眼,好像有些不耐烦她打断了自己享用灵水。

“大灰,喝饱了没?喝饱了带我们去找能住的山洞。最好四五个洞口能临着,不用太大,容纳个十来人足够了!”余小草也不管大灰能不能听得懂。山洞这么大,一洞连着一洞,跟迷宫似的,让她去找能找到什么时候?

梅香噗嗤一声笑了:“余姑娘,你这么跟它说,它能听懂吗?”

“千万别小看动物,尤其是有灵性动物!大灰跟普通的狼不一样,它应该理解我的意思吧?”余小草说得也不是那么有底儿。

大灰挤开过来跟它抢水喝的小黑,三口两口舔完了盆子里的灵石水,又舔了舔嘴巴,扭头朝着山洞内一个不大的洞口走去,见小草和梅香没跟去,还扭头看了她们一眼,似乎在催促她们。

小草心领神会,拉着梅香跟去。洞口有一人多高,里面是一段狭长的通道,能容两人并排通过。走了大概五十米的距离,里面豁然开朗。这处山洞是半封闭的,洞顶是半圆弧状,像一个盖子盖下来。

“盖子”的一边缺了个豁口,几棵歪脖子小树掩在豁口处,其一棵野山桃树,面挂着累累的果实,不少已经熟透等人来摘。从这个豁口往外看,能够一览山谷的景色。此时,已是黄昏,橙色的阳光射进了山洞,显得温暖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