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登门拜访(二更)

农园似锦 姽婳晴雨 3189 字 2024-04-21

听媳妇这么一说,余波无庆幸自己娶的媳妇通情达理,点头带着笑意看着赵氏,道:“嗯,明儿我带着豆豆去给爹请安。你看家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吗?毕竟我一去近半年没在家,空着手去看爹有点不合适。”

赵氏从箱底掏出一块深灰色料子,这块料子本来她打算给她亲爹做衣服的,为了能跟老宅打好关系,她咬牙拿了出来:“这块料子你拿去吧!咱家也没啥好东西了,能当的都当得差不多了!”

余波知道这半年,媳妇都吃住在老丈人家,却分没交。老丈人家也不容易啊,他从包袱里取了一块一两多重的碎银子,放入赵氏的手,道:“这银子是我的府城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你拿去给岳母。不能因为你们娘俩,让岳父岳母饿肚子。”

赵氏很是感动,她红着眼眶,小心地收起了银子,低声道:“本来,我打算过两天去把我嫁妆当几件,帮爹娘度过难关的。有了这银子,省着吃也够爹娘吃半个月了。他爹,谢谢你!”

“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岳父岳母这些年也没少帮衬咱们。做人,应该有良心不是?”余波握住媳妇略显粗糙的手。小丫头被卖后,赵氏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加吃不饱饭,人显得憔悴了许多。不过,却平添了几分楚楚动人之态……

第二天一早,余波带着老婆孩子,朝着村西头慢慢走去。他那一身长衫,在村子里很是显眼。在树底下唠嗑的村民们,见了他纷纷打招呼:“哟,这不是老余家的小儿子吗?从府城回来啦?”

“这是豆豆吧,都这么大了。这两年个头见长啊!”

“这是去看你爹去的吧?小波还是挺有孝心的嘛!”

……

余波面带微笑,有礼有节地跟同村的大爷大娘打着招呼。赵氏则让小儿子“爷爷”“奶奶”地叫着。村民们纷纷夸赞余波有出息,豆豆有礼貌……

穿过整个东山村,一家三口来到了西山脚下。远远地看到余家老宅高大的院墙和青砖红瓦的房门。赵氏颇为羡慕地弯腰对儿子道:“豆豆,看!那是二伯伯家!!还记得石头哥哥和小草姐姐吗?很快你能见到他们了。”

豆豆眨巴着大眼睛,糯糯地道:“记得小草姐姐,她熬的鱼汤好好喝!”说着,还砸吧砸吧小嘴。

赵氏略带苦涩地一笑,点点他的小鼻子,道:“你呀,果然是个小吃货!”

{}无弹窗

赵氏还是拉不下这个脸,当初年成好的时候,她在娘家享福,等吃不饭了却杆子回东山村去。她实在做不出来!可娘家的确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着几天都喝稀的,豆豆眼看着瘦下去。她这个当娘的可以少吃一口,可是看到乖巧可爱的儿子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模样,她实在心疼的很。

正在纠结着要不要会东山村的时候,她相公余波从府城回来了。余波看到本来白白胖胖的儿子,现在瘦成尖下颌,马让娘俩收拾包袱,带她们回东山村了。伺候豆豆的小丫鬟,早在灾年来临时,被秀才娘子给卖掉了。自己一家子都没吃的了,哪还有闲粮食养活不相干的人?

余波一家三口回到东山村,赵氏才知道婆婆跟公公和离了,心暗骂婆婆有福不知道享。要是公公在的话,二哥每个月十两银子也够一家子买粮食吃的了。现在倒好,啥都没有了,两家人还弄得跟仇人似的,互不来往。

张氏见小儿子一家回来了,高兴得把圈里唯一的母鸡杀了。没有粮食喂,鸡不爱下蛋,养着还掉膘不如杀掉给儿子孙子炖汤补补呢!家里被她珍藏的白米,也抓了一把出来,给她的宝贝孙子熬粥喝。

鸡汤和米粥,只有余波和豆豆有份儿,其他人只能干看着。李氏登时不乐意了,扯着嗓子道:“我男人每天风里雨里地出海捕鱼,换来的银钱养着一家,凭什么我们夫妻俩不能吃?偏心不是这么偏的,你要是心疼小儿子的话,咱分家!娘你跟小儿子住!”

张氏气得把放粗粮饼子的筐头挪过来,恶狠狠地看着李氏,道:“你个搅家精,撺掇着你男人私藏银钱,每天打渔卖的钱,扣下至少一半,别以为我不知道!好吃懒做的东西,每天睡到日三竿,吃饭的时候谁都吃得多。想分家?行啊!你们三口给我滚出去住!”

“分家得公平得分!余海分出去的时候,还分了几间破房子呢。凭什么到了我们分家,不给分房子了?娘,大山也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可不能啥都偏着老三啊!”李氏可不像柳氏那么好说话,想把他们撵出去,门都没有!

张氏不跟她胡搅蛮缠,盯着大儿子问道:“大山,你是什么意思?也想着分家出去?”

余大山向来被这个娘压榨惯了,见她眼充满怒火地看着自己,嘴巴动了动,低下头屁都不敢放一个。李氏气得在他胳膊狠狠地拧了一下。

余大山鼓足勇气,呐呐地道:“娘,养着你儿子是应当应分的。可养着小弟一家,我没那个能力!而且您做事太偏心,啥都紧着小弟一家,我家黑子也是您的亲孙子,每天去码头干活这么辛苦,也没见您做点好吃的给他补补……”

张氏一听,这个老实的儿子也被撺掇得跟她离了心,想到以后大儿子要是真分家出去了,她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咋供应小儿子读书科考。

张氏哭天抹地地喊着:“大山哪!我老天拔地的将你养大,在最困难的时候,娘都从没兴起过把你扔掉的念头。现在你大了,翅膀硬了,准备不管你娘了,是吧?”

“娘,我没有不管你……”余大山还算是个孝子,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