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旱情

农园似锦 姽婳晴雨 3167 字 2024-04-21

王二狗笑着道:“余叔,以后跟着大海哥,您擎等着享福吧!”

老余头赞同地点点头,道:“大海和他的孩子们,都是孝顺的!”

王二狗挑着水桶往前紧走几步,道:“余叔,等会我浇完地里的番薯,来帮大海哥浇玉米。您身子刚好,别溜达太久。要是累了,在那边的瓜棚里坐着歇会儿。”

“行!你先忙你的吧!我在转悠一圈!”自打能下地后,老余头按照大夫说的,每天都锻炼锻炼,一开始在院子四周转悠,后来力气足了些,便时不时地到地头溜达。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帮着儿子看着点玉米,别让不开眼地给糟蹋了。

现在是玉米生长的最重要的时期,入夏以后又有些干旱。为了防止玉米减产,余海夫妇和姐姐姐夫,这两天都在挑水浇地呢。

东山村的旱情还算好的呢,据说从南边过来的人说,那边的情况更严重,很多小河都断流了,湖泊里的水也都见底了,这季庄稼能够有一成的收获,都算老天赏饭吃了!

刚刚经历过东北大旱灾的余彩凤刘虎夫妇,挑水浇地异常积极。连刘俊平也当个大人使唤了。他们亲身经历过旱灾的严酷,天天祈祷着老天能赏一场雨来缓解旱情。

可老天偏偏不如他们所愿,一连几天都是高温暴晒的酷暑天。余家的玉米土豆还好,有余小草悄悄地用灵石水浇灌着,抗旱能力较强,仍然生机勃勃地生长着。附近种番薯的人家,番薯的叶子已经打蔫了,浇灌下去的水,不够太阳蒸发的。眼看着还有一个月该收获了,经历旱灾的番薯田肯定是要减产了。

傍晚时分,余海一家人围坐在石桌吃晚饭,老余头深深地叹了口气,道:“这两年总是灾气不断,前年大雪成灾,去年稍微好点,老百姓的好日子才刚冒头,今年又遇到了旱灾。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家,吃不饱肚子了……”

小草端了一碗强身补气的参芪排骨汤,递到老余头的手。这道药膳用黄芪、人参、猪排炖制而成。黄芪具有补益脾肺之气的良好功效,对老余头的身体大有好处。

像这样的药膳,老余头一天三顿地吃着。食材加药材,光老余头的伙食,抵得一家人的嚼用了。老余头看着药膳里面的人参,对余海道:“今年干旱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粮食涨价是肯定的了。我身体已经好了很多,这药膳不必吃了吧!省些银子,多买些粮食在家屯着。咱老百姓,有里有粮心不慌啊!”

余小草笑着替她爹解释道:“爷爷,您别担心钱的事。您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得棒棒的。药膳里的药材,大多是我山采集而来的,不值几个钱。您哪,安心的调养身子,不用担心钱财的事。别的不敢说,每天鸡鱼肉蛋,我们还是供得起的!”

{}无弹窗

老余头虽然舍不得自己挣下的家业,可这次的事在他心留下了极大的阴影。今天也算是撕破脸了,这张氏心狠手辣的,要是再跟她过下去的话,只怕他的命不知什么时候被她给害了。

可若是硬着心肠把张氏给休了的话,余波和余彩蝶两个毕竟是他的骨肉,一个学业会收到影响,一个在婆家也抬不起头来。

新帝登基后,把和离划入了律法的范围。主要是保护妇女的权益,提高妇女的地位。鼓励女子在夫家受虐过不下去了,可以提出和离。和离是受法律保护的。

为了两个孩子,老余头才选择了和离。没想到张氏贪得无厌,要把余家所有的家业给划拉去。他是知道张氏这个人的,攥到手里的银钱,神仙都别想从她手弄去。

老余头心灰意懒,也不想再争什么,虚弱地摇摇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老余家的家产,必须用到余家的血脉头。”

张氏厚着脸皮争家产,除了保证自己以后的生活外,主要是为了自己那个宝贝儿子。她生性凉薄,余大山虽然也是她的亲生骨肉,可起能给她带来人人生活的小儿子来说,没有谁他更重要了。

和离的书很快定了下来,老余头和张氏都按了手印。余海和余彩凤姐弟听到消息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成了定局。姐弟俩把老爹接回老宅,安置在余彩凤现在住的西院里,又从镇请了孙大夫过来诊治。果然如余小草所言,是肺部炎症造成的咳血。

孙大夫诊治的时候,余立春以及跟余家关系不错的人家,都集在老宅的西院。听孙大夫说,老余头的病如果不是给耽误了,根本不会这么严重。老余头的身子虚,再耽误两天的话,只怕连命都捡不回来了。肺部的病挺严重的,光吃药未必能起作用,还得卧床休养,好吃好喝的供着。人家孙大夫也说了,老余头毕竟年纪大了,病好后也未必能从事体力劳动了。

余立春和乡亲们都唏嘘不已。没有不骂张氏黑心毒妇的,好好一个人硬是给耽误成这样了。余立春说了些安慰老余头的话,让他安心养病,别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来到余海家养病的老余头,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儿子从原配生病起,一直被忽视。没分家前,干得别人都多,得到的却其他人都少。他那时候觉得,能者多劳,为家里多做些贡献是应该的。分家的时候,他听信了张氏的话,顾念家读书的小儿子和未出嫁的小女儿,几乎没分什么东西给余海。

这些年来,他这个当爹的,亏欠儿子的太多太多,可到头来却指着最被自己忽视的儿子活命。老余头要强的了一辈子,觉得一张老脸没处搁。

心情直接影响病情的恢复,这药也吃了,每天鸡啊鱼啊的补着,可老余头的病反反复复的,总不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