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考察

农园似锦 姽婳晴雨 3264 字 2024-04-21

朱俊阳眼睛的余光,看到那小丫头像只灵活的松鼠似的,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悄声说话的模样,仿佛要偷吃鱼儿的小猫。一个人的表情,怎么能如此灵动多变。好有趣的家伙!他自己也没察觉,只要小草出现的时候,他的目光总会情不自禁地追随着她。

余小草挤出人群,来到态度毕恭毕敬的村长爷爷身边,笑盈盈地看着朱俊阳,声音咯嘣脆:“小郡王,您是直接去田里呢,还是先到我家休息休息?”

吴德顺看了看日头,像往日一样这样的小事不劳烦主子了,还是他代劳吧:“现在日头刚好,先去地里……”

“骑了这么长时间的马,爷有些乏了……”朱俊阳突然想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家庭,养育出这么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

吴德顺忙改口道:“余姑娘,请前面带路吧!”

余小草顺从地走在前面,她身后一匹身架尚未长成的红色小马驹,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朱俊阳主意到,小马的缰绳并未牵在小丫头的手,却乖乖地紧跟着。倒是匹乖巧柔顺的马儿,正适合像她这么大的小姑娘骑。

余小草走在最前面,阳郡王和他的随从们紧跟其后,接着是塘沽县新任的县令,以及县衙的官员们,最后是村长和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呼啦啦一群人,很快来到了余家老宅。

朱俊阳望着那崭新的青砖瓦房,对京城的高门大院,这里简直简陋到极点。简单的四合院,开阔的大院子,院青砖小路两边翠滴的蔬菜……

没有繁复的建筑、没有层叠的亭台楼榭、没有名贵的花草树木,可简朴带着宁静和温馨,让人很容易打开心胸,放下心所有繁重的思绪,回归田园和自然……

院正房的门前,一株开得烂漫的桃树下,依石头的形状雕成的石桌旁,摆放着几只造型各异的石凳子。凳子各色布料拼凑成的棉垫子,却在冰冷显出几分暖意来。

余小草看着来的人的阵势,把家所有的椅子凳子都搬出来,还有些不太够。她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道:“要不……我去周婶子家借些凳子过来?”

“不用,不用!咱们站着好!”新任的唐古县令赵子轩忙开口道。开玩笑,在场的谁够级别跟郡王爷平起平坐?

到最后,除了阳郡王坐着,其他人都罚站似的,站在他左右。余小草看着有些别扭,不过古代的尊卑观念不是她一个小女子能改变的。她从后院的菜地里,摘了一盘熟透了的西红柿,又摘了几个脆嫩脆嫩的黄瓜,切了家存放的一个大西瓜,摆满了整个石桌,才满意地挑挑眉——这才有些待客的样子嘛!

赵县令看着端来的黄瓜,差点没被口水呛死——居然用黄瓜招待郡王爷,这也太葩了吧?

“走了这么远的路,先吃点瓜果解解渴吧?”余小草拿了一块西瓜,热情地递到小郡王的手。昨儿在干爹家,这家伙一连吃了好多块西瓜,还预定了一车,一定挺喜欢吃的吧?

{}无弹窗

这丫的有读心术吗?自己没说出来,他咋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余小草,你一不小心真相了!

朱俊阳:你的脸差没写字了,不论谁一看能看出来,好不?

“这些日子,你都在镇住着,要是耽误的农时,可是要治你罪的!别忘了,你可是签过军令状的!!”朱俊阳忍不住提醒道。咦?今天自己的话似乎多了些?什么情况?

余小草挑了挑眉,笑容里充满了自信的光辉,道:“放心吧!玉米都种下地半个多月了。都快有小腿高了吧,爹?”

余海每天都要去玉米地里溜达一趟,自然对玉米的长势了如指掌。闻言,忙点头道:“嗯嗯!玉米现在的叶子已经有两指宽了,每株玉米至少长出六七片叶子,应该已经进入拔节期了!闺女,你放心,有爹给你盯着呢,出不来错的!”

余小草冲老爹灿烂一笑,转过来对朱俊阳道:“听见了吗?毫不谦虚地说,没有我们家种不好的东西!!对了,爹!我让你帮我移植的苹果树和柿子树,移好了吗?”

“好了,好了!苹果、柿子还有葡萄,都移了!我还在山里找到一株山核桃,也移到咱家院子旁。”余海对于小闺女的要求,没有不答应的。

“太好啦!以后猫冬的时候,可以坐在炕吃香喷喷的炒山核桃啦!爹,你真是太好了!!”余小草扯着爹的手,撒娇地晃了晃。

余海轻轻摸着小女儿的脑袋,笑得眼角纹都出来了。

得,这父女俩倒唠了。把我这个客人晾在这儿,真的好吗?感受到父女间浓浓的亲情,看着俩人有趣的互动,朱俊阳竟舍不得打断这温馨的一幕。

“余姑娘喜欢吃山核桃?那也一定喜欢葵花籽吧?”朱俊阳不想只当做看客,忍不住插嘴道。

葵花籽儿?这时候已经有葵花籽了?太好了!闲暇时候,嗑瓜子是她的最爱!!

“葵花籽儿?你有种子??”余小草迫不及待地问道。

果然,她是知道向日葵的!余家小丫头身,一定有什么秘密,跟……皇身也有秘密一样。

朱俊阳声音清冷却不冷酷,他缓缓地点头道:“不错!我从西洋带回的种子里,的确有葵花的种子。听说,葵花的种子炒熟了,是可以吃的!你可以试试!”

“好啊,好啊!!给我些种子,我试着种种看!”余小草心忍不住雀跃。哈哈!幸好她穿到大明朝,幸好有个喜欢出海下西洋淘物件儿的穿越前辈。以后有瓜子吃了,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