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笑着道:“大姑,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姑父身子不舒坦,你扶他到炕躺着歇会儿。”
“娘!你看着爹,我去帮表妹烧水!”刘燕儿懂事地拉着小草的手,朝着厨房的方向走去。
等水烧热的时候,余海拎着个包袱从外面进来,侧身让同仁堂的孙大夫进来,后面是拎着药箱的小学徒。
两人进了屋,发现余彩凤坐在炕沿,她男人倚靠在她肩膀闭目养神。余海道:“姐,怎么不让姐夫躺下?”
余彩凤脸隐隐露出些尴尬,小声地道:“你姐夫说他身埋汰,怕弄脏了你家的床铺!”
余海脸露出不高兴的神色来,不悦地道:“脏了再洗是了!快躺下,让孙大夫给看看!”
孙大夫把过脉之后,斟酌了片刻,道:“病人是因风寒未及时医治,而发展成肺病。不过,不算严重!病人身体底子好,吃几副药,能痊愈了!”
孙大夫诊断的是小草给病人喝过灵液身体改善后的病症。要不是灵石液,刘虎早病重不治了,根本等不到孙大夫来给他看诊。
孙大夫从药箱配了两副药,让他们先给病人吃着,吃完后再拿着药方去药店里抓药,吃个天,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痊愈了。
送走了孙大夫,余海在外甥刘俊平的帮助下,给刘虎洗了个热水澡,换了干净的衣服,让他在炕躺着。余彩凤在院子里给男人煎药,余海给的盘缠几乎都用来抓药了,余彩凤煎药的本事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刘虎喝好药睡下后,余彩凤母子四人已经洗好澡,换了干净的棉布衣衫。成衣铺里买回来的衣服,虽然料子一般,更没有什么款式可言。可三个孩子却欢喜得跟过年似的。
遭灾之前,刘虎家虽说少有余粮,却并不算富裕,新衣服一年都未必能做一身。一路,能拿出手的衣服,都当掉给爹爹抓药了,剩下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破旧得没法看的了。现在,能够有新衣服穿,让他们感到十分满足。
“爹!家里除了点米粮,啥菜都没有,咱们午出去吃吧!”因着平时镇的房子不太住人,厨房里除了不多的米面粮食外,几乎看不到什么食材。外面有家菜馆,味道还算不错,小草才兴起下馆子的念头。
余彩凤忙道:“我们刚刚在城门外已经喝了一碗粥了,家里有啥做啥呗,出去吃不得花钱啊!”
余小草道:“家里的米,只够给姑父熬碗粥的!我喝爹一大早出去了,到这时候早饿了,再出去买菜做饭,我可撑不住了!在外面随便吃点吧,要不了多少钱的!”
{}无弹窗
马车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朝着余家在镇买的那座房子驶去。唐古镇的街道朴素却繁华。这个时辰街道摊贩如云,人流如织,油炸果子、杂烩汤、包子馒头等叫卖声时不时传入耳。
街道来来往往的多是身着布衣面带风霜的普通百姓,也有长衫翩翩满面书生气的学子,当然也不缺少锦衣华服的富贵人家。偶尔,戴着面纱身后跟着丫鬟婆子的年轻姑娘,轻声笑语地从车旁走过……
刘燕儿姐弟俩的小脸,像嵌在车窗一样,看着如此繁华安定的街道,一路总是漂泊不定的心,似乎被慰藉了。第一次,她们能够如此悠闲地欣赏街道的精致,不必担心被呵斥,不必担心被驱赶,也不必想着如何陪着笑脸求人施舍……
这几个月来的经历,可以说是刘家所有人的梦魇。余彩凤低头看着安然入睡的男人,只要他在,无论什么困苦,她都不怕。以后的日子,再艰难也不会逃难乞讨的这些日子难熬!
“姐!到了!!下车吧!”马车来到一处两进的院子门前,余海跳下马车,掀开了车帘,朝里面笑得一脸灿烂。
刘俊平婉拒了舅舅想要把他抱下来的好意,自己跳下马车,又伸出手去,想要把弟弟妹妹们扶下来。却发现舅舅已经一手夹一个,把两人给拎下来了。刘方平正“咯咯”地笑得开心。
隔壁邻居从外面卖菜回来,看到余海领着一群衣衫褴褛、散发着异味的难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问了一句:“余兄弟,前儿还有一户人家好心收留的一家难民,却被盗取了钱财。你可得小心点儿!”
余海买这房子的时候,曾经拜访过左右邻居。因而,虽然他不经常过来,邻居们还是认得他这个房子的主人的。
余海冲她点点头,淡淡地道:“多谢嫂子好意提醒。这是我亲姐姐,探亲的路遭了难,并不是什么难民!”
那妇人下下地打量着余彩凤一家五口,撇撇嘴,道:“你不会留他们在这长住吧?看来我们家的门锁,该换换了!”
余彩凤闻言,目露屈辱地瞪着她,指甲深深地陷进手心。余小草看着她篮子的烂菜叶,冷哼一声道:“你们家?锁不锁门有区别吗?”
妇人脸色一变,喝道:“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还用我说明白吗?意思是——你们家穷成那样,是敞着门贼都不稀罕门!”既然人家自己不要脸面,余小草又何必给她好脸色?
“你……”妇人还想说什么,却被里面一个醉醺醺的声音打断。
“你个死婆娘!买个菜出去那么久,是不是想饿死老子啊!!还在那磨叽什么,还不滚进来做饭!!”
妇人所有的蛮横瞬间收敛,浑身哆嗦了一下,唯唯诺诺地进了院子。不久,传来一声痛叫,接着是男人吼叫的声音:“酒呢?你给老子打的酒呢?!这点事都办不成,要你个婆娘什么用?”拳脚声断断续续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