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高产

农园似锦 姽婳晴雨 3686 字 2024-04-21

柳氏带上破手套,把锼子的木板架起来,拿了一个大番薯,按在上面一用力,一片薄厚适中的番薯片就掉落下来。

张氏也拿着试了试,难得夸了句:“这锼子用起来真挺方便的,切番薯快不说,还省力。真不错!”

李氏趁着新鲜劲儿,也难得勤快了一两天,切出几百斤的红薯。

有了番薯锼子,本来一个月都难切出来的一万多斤番薯,被家里的女人男人齐上阵,不到十天就切完了。

中间有来串门的乡邻,看到余家的番薯锼子,也向余海打听了,到镇上铁匠那打了几个刀片,让余海抽空给做成锼板。谁家在外村没几个亲戚?很快,番薯锼子就在以东山村为中心,向外扩散开来。

以后每到番薯收获季节,都会有人叨念东山渔村余家的好儿来。

余小草没料到,自己为了方便家人的一个盗版小发明,让余家在附近村子声名远播。她正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用番薯面粉做出可口的食物呢。

她结合前世的微薄经验,再加上自己瞎琢磨,本着粗粮细作的原则,捯饬出不少吃法呢。

比如说,光地瓜面条就有好几种做法。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把揉好的番薯面团,用大号擦铳(就是擦丝器,也是小草央求老爹在镇上铁匠那弄来的)擦在烧开的锅里,这样的面条比较粗,粗细跟小孩的手指差不多。

不过说句良心话,那黑乎乎的一大碗,不打卤,不加油盐,喝了也不顶时,吃的肚子鼓鼓的,一会儿就饿了。

最好吃的是打卤面。用面箩筛出最细的番薯面,温开水和面揉成团,用最细的擦铳就着滚开的锅擦出面条落在开水里,锅灶下的柴火还噼噼啪啪的烧着,铳面的人要尽量快的把面团铳完,否则面条会融化在开水里。

这是个力气活儿,一般都是她老爹在家的时候才能做,即便余海力气大,每一次铳面都累得满身大汗,余家老少十几口人,每一次都要煮一大锅面条才能够吃。所以,冬季来临余海的衣服也会被汗水湿透了。

不过,煮熟的面条晶莹透亮,吃起来滑溜很有嚼劲,浇上蛤蜊汤韭菜沫儿鲜卤,那叫过瘾,堪称地瓜面的经典吃法。

也可以将和好揉好的面,擦成面条放在案板上,锅里添水就开煮,煮熟后可以马上吃,甜甜的,味道不错。也可以加鲜汤做成打卤面,但不如直接在开水里擦成面条煮了吃滑溜,口感稍差。

还有一种粗细搭配的吃法。就是用白面团包住地瓜面团,做成手擀面,切开以后,黑白分明,吃起来极有白面的韧劲又有地瓜面的滑润细腻,随自己的口味配上鲜卤汤,那也是很上得台面的美食。不过,家里有抠门老太坐镇,除非小叔一家回来,轻易不让祸祸白面的。

除此之外,地瓜面可以烙饼,可以贴饼子,可以蒸窝窝头,也可以包素包子包饺子等等。有了小草的这手做番薯面粉的手艺,余家冬天很少再出去买粮食。

{}无弹窗

【我说过多少回了?我吸的是你们人类无法吸收的那部分灵气。根本不影响药材的效果。你非不信!尤老头家的药材,灵气少得可怜!还是哪天带我去镇上,同仁堂倒是有不少好药材!】小补天石开始讨价还价。

“行!下次去镇上,一定拐进同仁堂,让你吸个够!!”余小草又发现了一个大红薯,憋足了劲儿对付它,随口敷衍着小补天石。反正下次去镇上,不知是啥时候呢。

柳氏干活从来不丢奸耍滑,她弯着腰不停地挖着番薯。心中暗暗称奇:往年这块沙土地,最大的番薯不过巴掌大,今年雨水并不好,这么反而番薯长得像吹了气似的,一个赛过一个大。

本以为刚刚小女儿挖出的已经算是极品了,谁知道几锄头下去,挖出来的并不比那个逊色多少。甚至有的超过了“番薯之王”的个头。

“娘!今年的番薯,个头普遍比去年大得多。产量估计会比去年增加不少!”余小莲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地是一样的地,番薯也是去年留下的种,怎么今年产出的番薯像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大呢?

李氏挖了没两下,就坐在低头上抹汗,她看着自家田边的番薯个头,笑得脸上的肉挤成一团:“弟妹,今年番薯必定高产。你说娘会不会留些给我们烤着吃?”

往年番薯年成不好的时候,出产的番薯都打成薄片晒干,磨成粉配着其他粗粮吃上一个冬天。红薯粉做成的饼子,口感味甜,又有嚼头,比粗拉拉的黍面和泛着豆腥气的豆面做的饼子,味道要好上许多。

每年剩下不多的小个番薯,偶尔会煮上一盆,吃起来软软甜甜的。可惜不能多吃,容易胃里泛酸水。烤红薯,那味道更香了。可惜,张氏嫌烤着吃太浪费,因为烤糊的皮必须扔掉一部分。

“大伯娘,你已经歇好久了,赶紧起来挖番薯吧。这么多番薯,咱今天要是挖不完,我奶一生气,别说烤红薯了,就连红薯皮都吃不上!”

余小草看不上这个又懒又馋的大伯娘,自己和小莲都挖了一堆了,她倒好没挖两个就坐着不起来了,让人忍不住拿话埋汰她!

李氏从地上拿起一根不大的番薯,用看不清什么颜色的袖子擦掉番薯上的泥土,大嘴咔呲咔呲啃掉外皮,大口大口地啃起来,一边还不忘替自己开脱:

“不就五亩地嘛!今天肯定能挖完,歇会儿再干也不耽误。你还别说,今年的番薯不光个大,味道也甜,比以往的番薯好吃多了。”

余小莲瞪了她一眼,知道每年起番薯李氏都是个指望不上的。她抬头看了双胞胎妹妹一眼,忍不住道:“小草,你歇会儿再干,别累坏了。”

柳氏直起腰来,轻轻拂去额角的汗滴,也关心地道:“草儿,你没干过农活,还是在地头坐着玩吧。这点活,娘跟你姐姐干就行了。”

前世余小草也是干惯了农活的,家中虽然没有种过红薯,但挖番薯也没啥技术含量,不一会儿就上手了。她的身体,经过四五个月的调养,和上山下海的锻炼,早已不是当初走两步就腿软的余小草了。她冲娘笑笑,手中的活一点都不耽误。

“哟!二嫂!你们家地今年上的什么肥料,番薯一个比一个大。瞧瞧!这个头,不得七八斤重啊!”余江自家地里番薯收完,过来帮忙时,望着地上一个个足球大小的番薯,不由得惊呆了。

柳氏摇了摇头,笑着道:“肥料跟往年一样,都是自家沤的粪肥。或许是今年风调雨顺,收成比往年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