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时,村中已经看不到几个人影了。
“前面好像是尤大夫。”赵晗的眼睛好,老远就认出不远处的黑影。
三人紧走几步,余小草热情地招呼着自己的救命恩人:“尤爷爷,您这是从哪儿来呀?”
“小草呀!你们这是从镇上回来?”尤大夫和蔼可亲地看着姐弟俩,笑呵呵地道,“我啊,刚从山上下来。”
赵晗也搭腔道:“尤大夫,今天怎么这么迟?不是告诉您老了吗?山上野兽多,晚了不安全。”
“今天是为了找一株草药,耽搁了一会儿。以后不会了。”尤大夫对赵晗言语间颇为客气。
“尤爷爷,您需要什么草药跟我们说!我们和晗哥经常进山下套子,遇见了就给你采回来!”小石头卖乖道。
尤大夫抚须大笑道:“小家伙,你认得草药吗?别采了野草回来。”
“不会,尤爷爷可以教我们呀!二姐都夸我聪明,我都认得二百多个字了!”小石头挺着小胸膛,一副自信的模样。
余小草联想到自己手中有灵石水,或许可以过了明路造福自己在乎的人。她沉思片刻,道:“尤爷爷,我跟您学医术吧?”
尤大夫可以说从小看小草长大,对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没对这小丫头上心。在他心中,余小草就跟自家孙女一样,他没带犹豫地就答应了:“行!只要你不嫌枯燥,就先跟着学认药吧!”
他的医术,虽然自诩是同仁堂孙大夫的弟子,其实有学了皮毛。人家祖传的医术,是传子不传女,更不会传给外人。
所以,尤大夫学到的,不过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通的,也没有什么敝帚自珍的价值。谁想学,他都不会吝于指导的。
余小草姐弟惦记着那只呆萌的傻狍子,告别尤大夫后,先跟着赵晗去了他家。文雅秀美的赵伯娘,已经炒好了榛子,给姐弟俩兜了满满一衣襟,并道:“先吃着,带回去多了,不知便宜谁呢!伯娘这还多呢,想吃明天再来!”
余小草响亮地答应着。在她心中,赵大伯一家分量比某些所谓的亲人,要重多了。自己人自然无需客气。
余小草一手兜着榛子,一手塞嘴里一颗榛子嘎嘣咬开外壳,香喷喷地吃起来。不时,咬开果壳把榛子仁往弟弟嘴里塞一颗。
至于那只小傻狍子,根本不用过问,只要裤腿上洒一些灵石水,小家伙就亦步亦趋地跟上来,比小石头都乖。
“草儿,石头!怎么玩到现在才回家?晚饭还没吃吧?”远远的,通往自家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老爹居然比她们先到家,脚步挺快的嘛!
{}无弹窗
这座同仁堂药铺,是镇上最大的药铺,也是生意最好的。因为据说坐诊的孙大夫,出身前朝太医世家,医术很高,就连京城的贵人,也曾来这请他看诊。
余小草一进门,就看到一位须发皆白,颇有些仙风道骨风貌的老大夫,正细细帮人诊脉。
【灵气,好多的灵气!!】小补天石急不可耐地扑向那一排药柜,扒在灵气最浓的那个药柜上不下来了。
“小姑娘,哪儿不舒服?”老大夫为病人开了药方,令小徒弟给人抓药,这才腾出空来招呼余小草。
小石头略带怯怯地道:“老爷爷,我二姐三个月前撞了头,几乎没了气。醒来后,好多东西都不记得了。老爷爷,您帮我二姐看看吧?”
孙老大夫见小家伙长得精气,又懂礼,便和颜悦色地道:“坐下,老夫帮你诊诊脉。”
要说余小草以前的身体,的确是让人堪忧。刚出生不久一场大病,就请了孙老大夫上门看诊,才得以保存一条小命。可孙老大夫也断言,如果不好好养着,估计活不过十岁。
不过,每天有灵石水的滋养,小草身体里的沉疴早已被洗涤殆尽。也就是说,她此时的身子,除了缺乏锻炼,其他什么毛病都没有。
孙老大夫毕竟太医出身,诊了脉,又看了她头上的伤口,然后道:“你出生时胎里带病,不过有高手用灵药给养好了。身体很健康,只是小孩子要多跑跑跳跳,别整天闷在屋里。
至于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老夫以前看过类似的病例,应该是摔伤时,头颅里存了淤血,压了脑里的神经。脉象上看,确无大碍。时间久了,淤血散尽,自然会记起来的。”
赵晗一听脑子里有淤血,紧张起来:“老大夫,有没有什么药,能加快淤血发散?”
孙老大夫看了看姐弟俩破旧的衣衫,笑着摇头道:“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还是不要吃药的好!”
再说了,那药可不便宜。吃的时间短了,没啥效果;时间长的话,不是小姑娘这样的家庭能够负担的起的。总归没有什么大事,小丫头才多大年龄,以前的事记不记得,又有何妨?
余小草也猜出三分老大夫心中所想,颇为感激地道:“老爷爷,多谢您了!有您这句话,我和我的家人都可以放心了。请问我们应该付多少诊金?”
“没开药,是不收诊金的。小姑娘,能告诉老夫,给你调理身子的,是哪位国手吗?”孙老大夫对如此杏林高手,难免产生惺惺相惜之感。
听闻二姐没事,小石头提着的心彻底放下来,他恢复了活泼的本性:“老爷爷,二姐的病一直是我们东山村的尤爷爷给看的。他的医术可好了。我二姐额头上那么大的血窟窿,用了尤爷爷的药,没几天就好了!”
“东山村?尤勇??”孙老大夫不由摇头而笑。铃医出身的尤勇,曾跟他学过一段时间医术,有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要说尤勇那两把刷子能治好胎里带的毛病,他第一个不信。
不过,他也是识趣的,人家不想说,又何必强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