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芦荟珍珠粉

养病实在无聊,他便给自个儿找乐子,在屋里设个靶子,坐得远远的拿飞镖去戳靶子。

孩子们因不得出门,闷闷不乐,沐三便来寻王妃:“庄子里有顶大的空屋子,我与青松带他们学射箭罢,只消取掉箭头,也不怕伤着人。”

王妃答应,沐三便叫人布置起来,这庄上地方大,屋宇虽不甚高,却十分阔朗,寻一间没有隔断的大屋子,光线也好,在一头墙边竖起靶子,又叫人造些小弓、钝箭来,便要教孩子们射箭。

射箭这事儿,对孩子们而言非常新鲜,他们又兴高采烈起来,一个个围着沐三嘴甜地喊叔叔,把李舅舅抛到脑后,恨得青松咬牙切齿说要给沐三好看。

百合把如真往他手里一放:“你既闲得慌,替我带一阵你外甥。”太子代天子祭祀泰山,宋好年随行,这两日恰好送信回来,百合正琢磨着给他回信,并带两件轻便衣裳去:队伍中自有仆役,但宋好年抱怨说,丝绸的衣裳初夏穿还好,这两日穿不住,行动就出一身

汗,丝绸又薄,黏腻腻地直往身上贴,不爽利。

他在信里让百合给他捎几件麻布褂子去:非但他要,连太子殿下也想要一件。

百合心里默念一声罪过,好好的凤子龙孙们,太子那等端严斯文的人,叫她丈夫带得要穿露胳膊的褂子,皇孙们在庄子上快变成农家孩子……

也不晓得皇爷若晓得这番变故,是个啥想法。

那里沐三已布置好场地,带孩子们过去玩耍,连含芷都得着一张比成人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弓,弓弦特制,免得割伤她手。

昭仁骑射都不错,也跟过去看热闹。

上学的几个孩子都曾学过开弓射箭,沐三不过看看他们架势,再嘱咐他们不可对着人开弓,便随他们练习。

那箭靶也设置得巧妙,除去圆靶,有几个还做成九宫格形状,射中哪个格子,就能得着后头格子里的奖品。

皇孙们虽不缺那几样小东西,到底是自个儿赢来,因此玩得不亦乐乎。

小的那几个才学着用弓箭,沐三跟昭仁两个人要对付他们好几个,手忙脚乱,按下这个又喊那个别乱对着人,累出一头汗。

好在皇孙们都有个好处:识教。

大明原先重文轻武,同级武官见文官要磕头下跪,到当今天子这里才改过来,保家卫国的武官格外受到尊崇,饱学之士的地位却不曾降低。

皇孙们从学说话起,便有识字明理的保母在旁引导,这些保母并非管他们日常生活穿戴的奶娘,而是教导他们礼仪、规矩的女官。

因此皇孙们打小儿就晓得,要敬重有本领的人,更要敬重自个儿的师傅。

沐三与昭仁在骑射上头都不算顶尖,但教这群孩子绰绰有余,他们学东西也学得飞快。原本百合还担忧昭仁与沐三两个都未婚,这样会不会有碍名声,还是周王妃说:“都是一家子亲戚,哪里讲究那么多?他们两个打小儿也是一道长起来,我原先还属意清汲做咱们家昭仁的仪宾,不想先

是长平下降沐王府,再是昭仁不肯成婚,有几个月我愁得整晚睡不着觉,还是后头皇嫂与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能压着昭仁成婚,还能强令她快活起来不成?”

周王妃极爱子女,对昭仁这个幼女更是十分溺爱,不肯强逼她,是以昭仁才能快活到如今。

百合笑道:“还是母妃豁达。”

若是在她们乡下地界,休说昭仁这样的大姑娘能跟沐三一道玩耍,只她将近二十岁还不成婚,就要引来多少风言风语哩。

这世上的事,站得越高的人才看得越远,只有在泥潭里打滚的人,才会视别人与自个儿的不一样为叛逆,定要将她们逼死才肯罢休。

周王妃与百合说起太子:“青哥儿前儿才来信,道是船队才到山东地界,再要从陆路往泰山,还不晓得要花多少日子。”百合点头道:“太子殿下带的人多,可不是走不快?原先大年在家时,有时出门去外头做生意,也有一走两三个月的哩,长的能有半年,那时候他还不会写信,我也不晓得他走到哪里,真是提心吊胆,

没一日安心。”

“民间日子清苦,真是苦了你。”周王妃叹口气,“此次烜哥儿跟着青哥儿,你大可放心。”

到晚间,下头奉上磨得极细的珍珠粉,拿芦荟汁调匀,孩子们洗完澡,便均匀地抹一层在脸上、身上,他们都嫌这东西黏糊糊的难受,不大满意地去睡觉,连趁着萤火虫微光打闹的心思都没有。

次日一早起来,周王妃抱着他们一个一个端详:“这是……白了点?”

百合也不大确定,看着是白了些,又似乎没有,还同昨日一样黑,只得笑道:“一日哪能看得出效用?这芦荟珍珠粉,总得用上十来天才有效。”

周王妃这才点点头,和圳他们几个不由倒抽一口凉气:那岂不是说,他们总有十来日不得出门?

好在他们在屋子里还没困两日,皇帝与信王忽然驾临,众人都唬一跳,连忙去接驾,含芷老远就御辇挥手:“皇祖父,祖父!”天启皇帝与信王同乘御辇,听见含芷大喊大叫,叫人把她抱上车,含芷高兴地扯两位祖父的胡子,皇帝乐呵呵地随他去,信王连忙护住颔下几缕美髯,皇帝不禁看他一眼:“多大的人了,还那样爱美。

信王只当听不见,握着含芷的小手才要说话,忽然觉得不对:他老人家一双手白皙若玉管,这会子含芷的小手躺在他手心里,竟明显黑出一大截。

信王连忙问怎么回事。含芷人才多大,哪里说得清其中门道,跺脚大喊:“我们白着呢!”这是宜安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