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不是那等坐困深宫、问民间何不食肉糜的草包皇帝,他几乎一手将即将败亡的大明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缔造如今盛世。
譬如宋好年说起青柳镇、太平县的粮价、菜价、盐价,他立时便能说出京中近一两个月的价格,与之对照,笑着对太子说:“这么说来,那太平县令做得还算不错。”
太子说:“都是父皇英明。”
皇帝皱眉:“你是太子,怎么也学那些个酸儒,成日里拍我马屁。”然太子思绪终究与酸儒不同:“二弟方才说起盐价,历代食盐都是大问题,我大明原先发行盐引,肥了盐商,瘦了朝廷。父皇先改进晒盐法,东海、南海三处盐田产盐无数,又设食盐局专营官盐,几十
年间盐价从未脱出朝廷掌控,所以儿说父皇英明。”
皇帝点头道:“这才是太子该有的想法,将来这江山要传给你,你的儿子们还要去海外开疆拓土,若是眼界太窄可不行。”
父子两个说一回话,又问宋好年:“烜哥儿,如今民间日子过得如何?”
宋好年想了想才道:“如今赋税徭役都轻,也没吏目来乡间作威作福,寻常人家,只消不懒、不赌,日子总能越过越好。”
这边是生在盛世的好处,若生在衰微离乱之世,只怕再勤劳的农人也抵不过吏目凶狠、横征暴敛。
皇帝一笑:“正要如此,我才安心。”
皇帝顺嘴又说:“我听长平说,你媳妇叫昭仁拉着去女学里讲课?”
宋好年连忙道:“我媳妇原不肯去,怕自己耽误那些女学生,昭仁死活要拉她去,我也说,不如去散散心,她才肯去。”
想了想又道:“原先如真还没生下来时,为着他往后上学的事情,我还和媳妇吵过架哩。”
皇帝心想,妇人家心慈手软,不肯孩子进学也是有的,遂含笑道:“你是一家之主,合该威严些,该叫孩子上学就去,莫要听信妇人言。”宋好年笑道:“不是这般。那时候我还不晓得自个儿身世,就想着,我家孩子些许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就成,没想叫他们上学去。谁知我媳妇非说读书才能明理,硬逼着我答应送他们去上学。
伯父你说说,她为个还没落生的孩儿跟我闹,我倒成个不明理的人了。”
太子哈哈大笑:“依我看,这回弟妹做得对!”
皇帝也忍俊不禁,改口道:“你是一家之主,该比女人更懂事些,你媳妇既说得有理,你听她的便是。”这爷仨说东说西一整日,兴致上来时皇帝现叫人破竹篾来,跟宋好年两个对坐编竹篮,宋好年目瞪口呆,还是太子笑道:“你原不晓得,父皇而立之前,最爱木工活儿,便是如今也不曾放下,英灵殿与
国史馆就是父皇亲自做的模型给工部。”
宋好年原就崇拜皇帝,这下更是五体投地:“伯父真是神人,不但能打理这么大个国家,木工活儿也做得好,便是放在我们乡下,也是顶尖儿地能养家。”
似太子这般斯文,就只能读书,没法种地养活一家子。皇帝失笑:他现养活着大明四万万人口,可不是世上最大一家之主顶梁柱?
这里周王妃谢完陈彬,对百合道:“你这两个小兄弟都生得秀气,真真是山水养人。”
白水河沿岸出美人,青柳镇上的年轻人多半生得还不错,但若拿到京城却大大不如,尤其周王妃端庄美丽,这样说话倒是客气居多。
百合道:“他们小孩子家,只消生得机灵些,再有好衣裳一打扮,再没有不好看的。”
青松小声道:“我觉着我挺好看的。”
朱氏原就生得不错,他们姐弟几个没一个难看的,青松自觉长相虽不如大姐夫,放在镇上也是一等一的好,咋在大姐嘴里就这么不成器哩?
周王妃禁不住笑出来:“我也觉得你好看。”王妃这个年纪的贵妇,最爱机灵讨喜的孩子。青松是亲戚家的孩子,生得不错,又嘴甜爱笑,王妃自然待见几分,说一阵话就叫世子妃给青松和文娃收拾屋子:“就在外头书房旁边,原先你们兄弟读书
时候住的屋子,好生收拾出来两间。”
世子妃笑道:“是,才将已使人下去收拾。”
青松喜道:“多谢娘娘!这几日我们住在陈大哥家里,他虽不嫌弃我们,我们也怕扰得他家宅不宁。”京中居大不易,陈彬一个锦衣卫千户,在京里远不到横着走的地位,家中只一个小小的两进院落,他有正头娘子,还有两个儿子,雇几个丫鬟小厮家里已是住的挨挨挤挤,这回带雪娘和青松、文娃回
去,陈娘子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饶是青松和文娃着意收敛,他们两个半大孩子究竟调皮,没几日就扰得陈娘子犯头疼,把家事扔给雪娘打理,自个儿卧床不起。
陈彬自知理亏,他一去几年不回京,陈娘子在家中打理大小事务,又抚养两个儿子,他在外头逍遥快活不说,还带个雪娘回来刺陈娘子的眼,难怪娘子要闹脾气。这里周王妃笑笑,没再提住处的事情,又引着青松说些乡下趣事。宋好年有顾忌,害怕引动王妃伤心,日常说话只挑些轻松的说,青松只有比宋好年更捣蛋的,又没啥顾忌,叽叽咕咕一会子就说上一
大堆,譬如上山掏鸟下河摸鱼等事,惹得王妃合不拢嘴。
周王妃自然晓得,若是家用丰足,青松再不会成日家做这些事情,因又问:“我听说你还识字,你大姐的字也是你教的?”青松得意道:“我小时候每日跑去镇上听学堂先生讲课,他们在里头认字,我就在外头认,回家教给姐姐们,就大姐还肯学几个,二姐三姐都可笨,只不肯学。不过如今她们晓得认字的好处,也都学起
来,大姐教他们算账,他们比我学得还快些。”
周王妃便说:“你大姐是个能干媳妇,烜哥儿在乡下那几年,多亏有她理家。”
青松又说宋好年的好话,道大姐夫如何能干,如何体贴亲戚,跟王妃两个对着夸宋好年夫妻。
文娃和陈彬插不上嘴,在一旁赔笑,宋好年只管逗如真玩,百合简直听不下去,打断青松道:“就你能说。”
青松笑着说:“说出来不怕娘娘恼,我家独我一个男娃儿,我原先还想,将来姐姐们嫁人,若是姐夫待她们不好,我便打上门去给我姐出气!”
周王妃好奇道:“那你打上门去过没有?”
青松叹口气:“后来我姐夫长这样高、这样壮,我哪里打得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