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

奋斗在盛唐 牛凳 1636 字 3个月前

这些士子们听出他话里有话,赶紧道:“可是玉真公主要召见我等么?”

那中年太监点了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不过,公主不是召见所有人,而是只召见三个人。现在,你们每人写诗一首,公主评判,谁的文才高,谁就能进去了。”

“那以何为题呢?”

“就以玉真公主本身为题。当然了,若没什么急智,以以前的行卷也可。”

“有急智,有急智,我们马上写。”

这回连张九皋都顾不得报复崔耕了,赶紧闭目思索。

然而,王维这边,却已经刷刷点点,写下一首诗来: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他一边写还一边念,此诗以写景为主,描写了玉真公主所居如同仙境,公主就是那得道的真仙、

这种马屁诗,要说能写出真情实感来,纯属扯淡。王维又没见过玉真公主,能有如此捷才,又展现了非常的文采,已经难能可贵了。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那得在差不多的情况下。现在王维此诗一出,众士子顿时一阵沉默。

但是,张九皋却不肯示弱。他心思电转,也写下一首诗并念诵出来: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仙宫仙府有真仙,开元天仙秘莫传。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同样文才斐然,同样狠拍的玉真公主的马屁,与王维的难分高下。

稍后,其他士子虽然自知不敌,也赶紧写了诗文奉上。

唯独崔耕三僧,气定神闲,老神在在地站在那里。

那中年宦官奇怪道:“和尚,你们不是来求见玉真公主的?”

崔耕双手合十,道:“阿弥托佛,贫僧当然是来求见玉真公主的。”

“那你们为何不赶紧赋诗一首?”

“用不着赋诗。”崔耕一指自己刚才的行卷,道:“您刚才不是说,以行卷交差也可以么?贫僧就以这副对联献给公主。”

“成,随便你。”

那中年太监无可无不可,耸了耸肩,收了众士子的诗词回了玉真观。

张九皋这回可逮着理了,冷笑道:“和尚,公主要的是诗词,你却送一副对联上去算怎么回事?是不是对公主不敬?”

王维也道:“就算二位要点化公主,见不着公主也是枉然。可见,你们点化公主的决心也不怎么诚呢。”

顿了顿,又道:“还是说……你只是嘴皮子上的本事,其实根本就写不出什么好诗来?”

张九皋难得的跟王维站一边,道:“是极,是极!几个野和尚,哪能写出什么绝妙好诗?论起诗才,今科只有某与王维兄弟矣!”

“王某人也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