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染问阿仁:“我昨晚看账本时,发现还有不少药膏,怎么会卖那么快?”
子恒爹爹在一边插话:“那还是掌柜的仁德仁心,免诊费药费救治了那些被打断手脚的乞丐,前来看热闹的人都议论咱们本草堂一心救人治病,听说铺子里的药膏效果好,都抢着买回去备用,一个时辰就卖光了。”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张大夫感叹道:“换了别的诊堂,不会给付不起钱银的乞丐免费诊治,也是掌柜的仁心仁德,才会换来街坊邻里的信任。看似免了诊费药费有些吃亏,却是正了本草堂的口碑,这卖药的钱银,能补上亏空的诊费药费。”
一桌子人边吃饭,边谈论今天接诊乞丐一事。
夜染却感觉,事情好像并不那么简单,这中间隐隐约约有些奇怪。
先不说,那十来个乞丐,无缘无故被人打了,因为在姜坊正治下,他不得已要管这事。
她在本草堂坐诊以来,对疾苦的病人,总是随便收几个铜子儿。
还有周叔和张大夫诊病,从来也不多收病人的钱财。
本草堂与仁心堂博奕时,早已经攒下了清名。
怎么突然,会有那么多人涌进来,将店铺的药膏一扫而空?
那是药膏,不是美味的糕点,没病买来做什么,再说药膏的价格,一罐最便宜的要一百个铜子儿。
与天医堂一罐几两银子的药膏相比,的确是便宜。
但是,涌进来买药膏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兜里揣着那个闲钱?
夜染感觉哪里不对劲,但一时又琢磨不透,这时候阿汤匆匆进了后院,进膳房来禀报。
“掌柜的,外边有人找。”
这个时辰,有谁找她?
夜染惦记着周管事派人去秀水村取药膏的事情,问阿汤:“可是宅子那边的人,从秀水村运药膏回来了?”
“不是,那妇人说是谢家村来的,挑了一担桃子,还带着一个娃儿,瞧着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