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夫这是重用他啊!
他顿时高兴得不行,跑去后边灶房,按张大夫说的份量去煎药了。
等张大夫替那个汉子取完针,他的脸色好多了,像是没那么疼了。
这时候二麻将煎好的苏叶生姜汁端来,他一喝下去,感觉浑身暖烘烘的,身上一直发汗,舒适了很多。
那汉子千恩万谢道:“多谢大夫,多谢大夫,该付多少银子诊费?”
不是生活困苦,也不会吃不新鲜的鱼蟹吧?
看他身上穿的衫子,好几处打过补丁。
“那苏叶和生姜,不是药房的药材,是灶房现成的,不值什么银子。”
张大夫看向一旁的二麻,冲那个汉子道:“他替你跑腿煎药,你付他两个铜子儿吧,再去前边柜台付三个铜子儿诊费。”
这样折腾一回,来这种大诊堂治病,只要付五个铜子儿?
那汉子有些不敢置信!
周海和文大夫的预料都错了!
虽然梧桐岛的赏荷节,分去了很多人流,有一些商贩也摇着船,去梧桐岛卖东西了。
可是因为逢集,涌进小泽镇的人还是不少。
而这短短几天功夫,仁心堂使阴谋诡计,本草堂救病治人,不乱收诊费药费的名声,早传开了。
与仁心堂稀稀落落几个上门求诊的病人相比,本草堂可称得上门庭若市了。
周海,文大夫,还有张大夫,忙得喝口茶水的功夫也没有。
总算在午时,前来问诊的客人渐渐少了些。
也有家人陪着来诊病的,怕本草堂大夫不得闲,买了包子回来,在诊室外侯着,只等大夫吃完饭,能头一个进去诊病。
“下午涌进本草堂的人怕是更多了。”
张大夫透过窗口,看向外面蜷缩着蹲下去的一个病患:“那人看着像是急症,他在外边等了很久,我先替他诊病。”
张仲杜急病人之所急,不忍看到上门求诊的病人痛苦,如此医德,周海和文大夫都极为钦佩。
“那有劳张大夫,我用完膳,很快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