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火爆(求首订)

现在已经包产到户一年多,国家也不限制买卖,大多数人都能够吃饱肚子,手里还有一点钱,反正比之前是好多了。好不容易上一趟街,买一碗一毛钱的凉米线或者是一碗一毛五分钱的煮米线吃不是什么太不能接受的事情。

赵小玲她们的小吃店是唯一一家私人开的小店,所以生意爆满,不仅里面坐得满满的,店门外面两张桌子也座无虚席,还有一些排队等候要买的。

许多路过的人看见这里的米线店如此热闹,都忍不住驻足观看打听,听说米线很好吃,比大众食堂的都好吃,都跃跃欲试,想来一碗尝尝。所以越热闹,吸引的人就越多。队伍都排到街上去了。

这阵势,就像不要钱似的。

赵小玲已经估算到有可能会生意火爆,但是火爆到这种程度却是出乎她的预料的。

奶奶、姑姑、姑父,还有三个妹妹齐上阵,都忙得巴不得再腾出一双手来。

五筐米线很快就卖完了。

看看时间还早,赵小玲让姑父用推车去大众食堂又拉了五筐米线来。

67火爆

“姑父,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就不要说这些打扰不打扰的见外话,再说了,孩子们在,我们也热闹一些。”

大家说着话,就把墙纸都糊好了。

两个店面连在一起,把临街的门面全部打开,里面宽敞明亮,桌子也摆放整齐,引得街上许多人好奇的跑来观看。

“这是要干嘛?”有人问。

赵小玲介绍,“开米线馆,卖煮米线,凉米线,还有凉米虾,凉米线和凉米虾二两粮票,一毛钱一碗,煮米线二两粮票,一毛五分钱一碗,明天开业,欢迎品尝。”

看看所有东西准备就绪,没有遗漏,第二天准备真正开张。

赵小玲道:“姑父,你今天就不要回去了,明天咱们的店开张,你留下来帮忙。”

唐春想着农忙结束,田地里的活计也不再那么急,便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