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编剧中心vs制片中心(求月票)

金秀贤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韩国演艺圈崭露头角,也是因为编剧赏识—在出演电视剧《dreahigh》时,他本不是主角,因为编剧朴惠莲看中他的表演,在后半段给他加了很多戏份,最后竟“逆袭”成了男一号。

薪酬方面,韩国顶级编剧一集能拿到1亿韩币的酬劳,大概是60万软妹币,普通的署名编剧身价也有2000万韩币,差不多11万软妹币,基本与大牌韩星的片酬持平。

著名编剧如洪氏姐妹,就是写出《主君的太阳》、《原来是美男》的那两位,还有金恩淑——《继承者们》的编剧等,号召力比任何演员都大,而演员们也都是挤破头想要参演她们的新剧。

相比之下,国内编剧则比较“弱势”,虽然“重金奖励好剧本”等新闻不绝于耳,但和大腕演员、导演相比,编剧并无多大发言权。

在国内,很多电视剧都是“谁有名谁任性”,大牌演员名字都是放在片头首位,接着是导演,只有少数几位顶级编剧会出现在片头醒目位置。

这也没办法,这是观众选择的,大牌演员往往是国产剧的收视率保证,这几年,还有不少演员兼职当起制片人,随意改剧本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美丽契约》编剧宋园金曾炮轰女主角白云大妈擅改剧本,还引发一场争端,但最后不了了之。

某部都市剧,因为男女主角各自带了个编剧进组,并因为戏份台词的分配多寡而争执不下,严重影响了拍摄进度和剧集质量。

总之,在z国的剧组,如果大牌演员和编剧、导演有矛盾,恐怕走人的都是编剧,因为投资方看重的是大腕的号召力。

反正有钱的就是大爷,投资方或者赞助方出了钱,想增加个角色、改动些台词,谁好意思拒绝?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当年的《何以笙箫默》,第一集中有个路人甲的角色,不仅给正面特写,台词都快赶上主角了,连男朋友都有名有姓的,远超出一般龙套演员的戏份,后来万能的网友爆料,这个角色是赞助商的亲戚客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