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种格局,只要当时的yi朗能够一鼓作气,征服阿拉伯半岛,在中东称王称霸的梦想就实现了。
可惜,怀旧坏在了意外——也就是伊克身上。
阿拉伯世界的成员国中,过去辉煌的霸主埃及日趋没落,叙li亚阿萨德zf是什叶派,与伊朗有教派之亲,沙特虽然靠着石油成了暴发户,国土面积也很大,但国内除了沙子就是沙子,不具备大规模工农业生产的能力,地缘实力与战争潜力其实都不强,就是只纸老虎。
因此这么算下来,yi朗只要搞定伊克,前景就一片明朗了,至少在战略上可以利于不败之地。
而且,从综合实力上看,当时yi朗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国力就在伊克之上,这点毋庸置疑;
其次,地理方面的压制,yi朗高原对伊克赖以生存的两河流域形成地缘压制;
最后,文化方面,尽管伊克是逊尼派,不过民众大半属于什叶派,也就是说,一旦yi朗zf伊克,不用担心为统制的问题担忧,更何况yi朗很鸡贼的打出了圣战的旗号,站住了道义的制高点。
最关键的是,美伊同盟散伙了,yi朗跟前苏联的关系得到了,无论美苏,都难以对伊克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只能在暗地里搓火架秧子!
然后两伊战争就这么爆发了,按照那个年代惯有的操作模式,这种区域性质的战争,通常都会演变成双方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站队,比如北朝战争和樾南小赤佬战争。
可两伊战争却是个例外,美苏既希望两个小屁孩使劲儿打,又不希望他们太快分出胜负,最好的结果就是互相消耗,谁也别赢谁也别输,如果还能借机发一笔就再好不过。
反正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谁都别想做大,中东地区决不允许出现统一的声音,谁敢统一谁就是破坏世界和平,这种强盗逻辑很让人无语,却又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而这种思路被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虽然其间经历苏联解体,美国也先后发动了两次伊克战争,但美国依然保持对伊朗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