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庞大的帝国

干脆翻开文件夹,开头就是san星集团的总资产配置,到2014年为止,san星集团共有85家子公司,48.9万员工,总资产5295亿美元,营业额3050亿美元,有近20多种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占率第一,光是民用领域,就囊括了san星电子在内的多家世界级企业,电机、重工、工程、证券、保险、游乐场、酒店、医院以及杨橙最为看重的san星半导体。

可是很遗憾,李健熙并没有将半导体业务列入此次资产剥离的清单当中,杨橙心中郁闷,如果有半导体业务的并入,全新的重工集团将瞬间跻身世界巨头的行列,然并卵,半导体涉及的机密太多,就算李健熙同意,韩国zf也会拼命阻挠的。

杨橙重点关注此次剥离出的资产配置清单,其中主要的军工、航天、石油石化等业务都是不容小觑,比如规模不小的军工产业,涉及到韩国海陆空三军的装备,实力并不容小觑,在san星研制的军工产品中,155毫米k-9自行榴弹炮可以算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

k-9算是比较纯粹的“san星原创+制造”产品,由san星造船与重工业公司于1989年开始研发,用以取代美式m109a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第一门样炮于1994年完成,1998年通过军方验收,韩国也成为亚洲第一个装备52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的国家,从数据表现来看,k-9性能先进,身管装有温度报警装置,炮尾装有多普勒式初速测量系统,火炮初速924米秒,最大射程40千米。其发动机前置,布局比较合理,补充弹药和人员进出都非常方便,也为升级改造预留了较多的空间。

该炮的附属装备k-10弹药补给车于2006年研制成功,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机器人,也就是高度自动化的手段来补给弹药的后勤车辆,最大载弹量104发,每分钟可供弹12发。

然而,就这个被韩国人引以为傲的自主武器,在2010年爆发的韩朝延坪岛冲突中,韩军装备的k-9参加了实战,在遭到朝军炮击后,韩军使用6门k-9还击,但是有两门炮发生故障,再加上反应不及,未能取得理想战果,该炮因此受到了舆论的质疑,事实情况怎么样谁都不知道,韩军的消息封锁的很严密,但杨橙用屁股想也知道,这又是骄傲自大的棒子们一次掩耳盗铃的行为。

不过因为性能指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韩国陆军仍然继续使用,迄今为止装备了约500余辆,还即将出口到印度和波兰,从这一点来看,这个业务还有几分价值。

除此之外,整个军工业务还包括航空、军舰、雷达、动力、导弹等等,不说别的,光靠着韩国本土的订单,就足以保证军工业务的盈利,至少不会拉全新重工集团的后退。

再加上san星综合化学、san星道达尔、san星商业设备以及san星泰勒斯也都在此次剥离清单之中,san星集团自己给出的估值为120亿美元,若是这一行动成功,日后san星算是退出了军工、重工领域,把精力集中于电子、金融和服务业,既减轻了资产负重,又不会被强盗占了便宜,更重要的是,san星李家并不会因此就导致资产缩水,在新的重工集团到美国上市之后,他们的家族财富净值说不好还会来一次暴增。

而李健熙本人仍将是san星集团的重要人物,他仍将是最大的个人股东,持有san星电子1.9%的股份,度假项目开发商san星爱宝乐园3.7%股份及san星人寿4.5%的股份,李健熙还通过其他海外帐户持有三星人寿16.2%的股权。

其实,san星集团与日韩财阀、华人财团一样,股权结构复杂,其旗舰事业san星电子超过一半的股权由国外机构及个人持有,李健熙、李在容父子直接持股量不足5%,但通过金字塔与交叉持股,集团各子公司间紧密相连,交叉持股及复杂的金字塔结构使家族成员在拥有有限股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控制整个集团,同时,此复杂的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