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接二连三的针对

当时,东海岸的许多炼油厂面临关闭,炼油产能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价格上涨使得我们的成本更加高昂。

起初,我们考察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炼油厂,结果不合适,但我们另辟蹊径,将它的经理和一些团队成员收至麾下,开始构建内部专业知识,后来,trainer炼油厂进入我们的视线。

在我的任期内,达美航空坚持不做过多的顾问咨询,我们认为自己比外人更了解公司业务。

可是在收购炼油厂时,我们聘请了顾问帮忙权衡利弊,最后得出结论:如果这家炼油厂关闭或者被合并,我们的燃油成本会上涨10%-15%;如果我们收购了它,燃油成本就会降低。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笔交易的收购价比较合理,在1.5亿美元左右,与一架新型波音787的价格差不多。

所以,我们决定把它买下来,该举动在航空业和石油业引起轩然大波,不过这也让我们确信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炼油厂和石油垄断联盟批评我们,那正好说明我们做出了正确选择。

此后,我们进一步扩大石油团队,邀请几位原油交易员和道达尔石油公司北美子公司的前总裁加盟。

我们还长期租赁了一艘船,负责将墨西哥湾的原油运输到东海岸,这样我们就在费用大减的情况下实现了自给自足,当公司在大宗商品业务上立足后,我们在套保、购买、精炼和运输燃油等方面也做得更加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独立实体,trainer炼油厂在过去两个季度里盈利微薄。但它带给我们的真正优势是对价格的影响:过去的两年里,我们每加仑燃油平均成本比行业低5-10美分。”

杨橙心中冷笑连连,看来这老小子是铁了心作死,真是一招接一招啊,先是隐晦的抨击了收购大韩航空的举措,又针对自己采购阿布和康拉德他们石油的作法,给予反面教材,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惜他的话忽悠忽悠记者这些外行还行,忽悠自己?门都没有。

早在正式开启收购达美航空的项目之前,杨橙便了解到达美航空收购炼油厂试图降低成本的事实,然而,这个炼油厂真的使成本降低了吗?

错!大错特错!要不是杨橙做过详细的调查,还真有可能被理查德安德森这套说辞给蒙骗过去。

在此之前,航空史上,还没有哪家航空公司拥有自己的炼油厂,但在2012年,达美航空率先打破了这个怪圈,ceo理查德安德森领导下的达美航空公司高管认为,面对令人痛苦的燃料成本,到了该干点激进的事情的时候了。

那段时间,石油价格倔强地盘桓在高位——90多美元一桶,而达美航空的飞机每天的燃油消耗量相当于26万桶石油,占公司全部成本的三分之一。

达美航空公司当时算计,每年在燃油上花费的120亿美元有22亿美元成了炼油厂的利润,这就让理查德安德森和其团队觉得,如果用公司自己的炼油厂生产航空煤油,那么,就能把那部分利润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