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除弊政显成效

大宋昏君 吃货小联盟 2412 字 2024-04-21

赵桓一听大乐:“这倒是一件好事,你为朝廷分忧,朕心甚慰。不过你们这些老臣为国尽心尽力,朕也不能都让你们寒了心。这样,若是有官员愿将产业充公,朕都会安市价给与补偿。不过朕现在没钱,就当朕欠你们的,等我大宋安居,百姓富裕的时候朕会连本带息的还给你们!”

“陛下!”张邦昌带头跪了下来,一众大臣纷纷跪地,人人感激涕零:“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心中一喜,脸上却不动声色。这些大臣现在终于唯命是从了,大宋开朝以来皇权从未如此集中,赵桓现在可以说是独裁统治也不为过。

“虎衙司使郑贤!”

郑贤站在左下首,与群臣保持着一定距离。他不是各部大臣,上朝是不需要带笏板的。这时他站出来一拱手:“陛下有何吩咐!”

“将樊楼的掌柜杂役都放了吧,回去让他们继续经营。不过这收入归朝廷,另外朝廷给他们发放薪资。”

“遵旨!”

由此这樊楼成了大宋类似于现在的国企了,由朝廷接收管制。

第二日,户部被挤破了头。各部官员纷纷上报自己的资产,因为皇上下令不追究了。只要你补交完商税还可以变卖给朝廷。虽然是个空头欠条吧,总比被无孔不入的虎衙司查抄了的好。

汴京的百姓也沸腾了,皇上布告天下,减免百姓赋税,还耕于民。

失地的百姓朝廷重新分发土地,分发的土地你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买卖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

朝廷补给你种苗,秋收时按一定比例缴税,因此耕地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

至于那些被兼并的土地,朝廷全部回收。若是你不卖,可以,虎衙司走一趟。

仅仅半个月,朝廷的赋税几何倍数的增长。赵桓又下令继续减低耕地赋税,但同时加大了征收商税的力度。

除了兴修水利,募兵,农民基本不再增加别的徭役。赵桓想大力发展生产,与民生息。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仅仅一个汴京城,就已收到四百多万贯税收,国库瞬间充盈。

但同时朝廷的欠债更是多的惊人,欠债一亿三千多万贯。这些赵桓倒不在意,有钱就还点,没钱拖着。这样做至少一定程度缓和了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ps:码字存稿,等上架。

紫宸殿。

“枢密院签书何在!”

“臣郑中和见过陛下。”

“传旨,搬令四海,各部官员重新考核科考,由太学院出题。凡是成绩不合格的一律开除永不录用,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下面众臣群情激昂,嗡嗡的商议了一会儿却又敢怒不敢言。因为旁边站着的不再是殿前侍卫,而是虎衙司的官差。

虎衙司现在成了恐怖的代名词,谁都知道进了虎衙司活着出来的机会极为渺茫,这些官员已经有了恐惧症。

赵桓现在非常满意这种状态,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百官不再和以前一样敢硬顶着和自己对着干:“潘不风!”

潘不风现在是御龙卫指挥使,威风凛凛的装束同样也让官员们胆寒,他站了出来:“末将在!”

“御龙卫负责监考,如发现营私舞弊者,杀无赦!”

“末将遵旨!”

许多大臣打了和寒颤,他们本打算考试时贿赂作弊,此时闻言都取消了这个打算。

赵桓冷冷的道:“太宰张邦昌!”

张邦昌现在是当朝宰相,顶了白时中的缺,他听到赵桓点他的名字似乎早有预料。

只见张邦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站出来抱着笏板:“陛下。”

“朕问你,樊楼是怎么回事?”

张邦昌抱着笏板的手居然有些颤抖:“陛下,臣,臣已经将樊楼这些年的赋税补交给了开封衣粱案司。”

赵桓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补了多少?”

张邦昌颤抖着道:“十,十七万三千贯。”

’轰’的一声,下面群臣炸开了。十七万贯之多,现在一年的税收总额不过四千多万贯。这一个小小的酒楼竟然如此之巨,虽说是汴京最大的酒楼,可这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