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往昔(六)银战1

朽烂红木殿 末世战车 5552 字 2024-04-21

74门炮型标准战列舰八艘,64门炮型标准战列舰四艘,各种辅助战舰二十六艘,运输船若干。

外加西贡共和国海军舰队及其他新加入盟国舰队。

第一批次参战陆军部队:

——萨克森温莎帝国陆军本土部队一万至一万二干入。

——远东殖民地治安部队土著兵五万至六万。

——西贡共和国正规军和招募外籍雇佣军部队五万到八万人。

——充当攻坚战炮灰和后勤苦力的囚犯和奴隶若干,战后给予人身自由,战场上与正规军同等权益。

——上述总兵力(含炮灰囚犯奴隶)共计约二十五万人。

四、联合勤务:

本次战争战费由帝国中央政府财政拨款,但原则上为后期拨付。战争实际实时所需费用由远东殖民地政府先行筹备垫付。

——第一批次战费:一亿八千万银卢比,若无足够银卢比实物货币,则可由殖民地银行印刷发行纸币筹备。

——武器装备:除参战各部携带原自有武器装备外,另准备三万五千套帝国陆军军服和同等数量的旧式燧发枪。购买或调拨野战大炮200门,以备攻坚战使用,殖民地自行招募训练炮兵。

——弹药补给:于西贡设立军火厂,就地制造攻击登陆时所需火药和其他武备,向国际贸易商人购取硝石,硝酸,甘油等制备炸药,并自行购买黄铜雷汞,制作火帽。

——食物补给:计划在西贡地区囤积大米五万吨,及肉类鱼类酒等物资,足够维持海陆军完成登陆行动,登录后可采取以战养战模式维持补给。

——被服补给:西贡地区集中采购,并为伤病淮备军毯。

五、心理作战:重点:以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和宗教人人平等教义,并辅以当地认同的替天行道。

宣传:

对内:以战士封爵制度和物质重奖鼓励参与征服事业。

对外:向马森帝国平民和普通士兵宣传哈利路亚教教义及和平自由平等主旨,使当地人了解征服行动是解救各个阶层民众脱离残酷统治,帮助当地人谋求解放,使马森帝国民众放弃抵抗,不战而降。

——心理战宣传道具及军民关系礼品:购买大批玻璃器皿、念珠、织绣、地球仪、葡萄酒等新奇事物,以赚取当地人各级官吏及民众的好感,缓冲敌意。

六、作战指导:

——陆军由海军协助,以轻型船舰快速行动登陆。

——地面战战役行动有萨克森温莎帝国军将领指挥。

——西贡共和国参战部队和炮灰部队分编于各攻击部队。

——征服部队应密切协同心理战宣传人员,以解放者形象宣扬帝国国王之德威,尽量避免民众伤亡。

a世纪67年,远东大地棉兰地区,四国战即将开打。

萨克森温莎帝国的一场殖民战争即将开打。

世界老大马森帝国在大气的准备进攻,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取国民总数不过一百三十万人的西贡,这无疑是侵略,但却有扫毒捍卫经济主权的性质。

西贡共和国来说,这是一场具有完全正义性的自我防卫战争。

战场东道主棉兰王国:我是来打酱油的,观战,观战,尔等输赢与我国无关,只管把赢了的那位叫爷便是。

附录:

风帆战舰时代,英国皇家海军舰只装备情况

1794年,英国皇家海军一共有战列舰85艘,到1815年,战列舰增加到99艘。

一级战列舰平均吨位2,500吨,定员850人,有三层火炮甲板,装备火炮100门以上。通常是底层配置32磅火炮,中层24磅火炮,上层12磅火炮。1794年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有一级战列舰5艘,全部装备100门大炮。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海战中的旗舰“胜利”号就是一级战列舰。1815年,一级战列舰增加到7艘。

二级战列舰平均2,200吨,定员750人,也是三层火炮甲板,装备火炮在90到98门之间,配置与一级战列舰相同。1794年英国皇家海军有二级战列舰9艘,其中7艘装备98门火炮,两艘装备90门火炮。二级战列舰到1815年减少至5艘。

三级战列舰,平均1,750吨,定员650人,两层火炮甲板,装备火炮在64到84门之间,以74门炮的战舰为例,通常包括32磅火炮28门,18磅火炮28门,以及9磅火炮18门。三级战列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1794年时有71艘,其中51艘装备74门火炮。三级战列舰到1815年剧增至87艘。

四级战舰,较为旧式的战舰,两层炮甲板,350人,50-56门炮,底层炮甲板长约50公尺,建造成本2万6千英镑。

五级巡防舰(frigate),两层炮甲板,200-300人,26-44门炮,底层炮甲板长约43-50公尺,重500-850吨。这是各国海军中担负最多责任、也是最有机会表现的舰只。

六级侦防舰(sloop),单层炮甲板,150人,10-24门炮,甲板长42公尺,建造成本约1万英镑。

以上都是三桅的舰只,再下来的都是两桅的或单桅的辅助舰艇,如双桅炮舰(brig)、岸轰艇(bombvessel)、火船(fireship)、巡逻艇(cutter)、炮船(gunboat)。

在这些舰艇中,最受一般人瞩目的是前三级战舰,因为它们是构成舰队作战的主力。它们坚固的结构和厚实的橡木船身,是唯一能够承受敌舰重炮轰击的舰只。而当它们高达70多公尺的桅杆上张满了白帆缓慢而优雅地出现在水平线上时,带给观看者的不仅仅是壮观的景象,更蕴含了这些舰只背后的雄厚国力和荣耀。但在实际上,这些舰只在战争期间绝少参与战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海编队巡曳,很少有与敌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