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往昔(四)文明2

朽烂红木殿 末世战车 5356 字 2024-04-21

西贡:“急需枪支弹药救急,中央大陆母国往我这运,恐怕来不及。新大陆联邦正好有。”

新大陆联邦:“因为西贡军是中央大陆文明国家军队,他们有需求,这才卖的。”

两者相遇,干柴烈火,双边合作一发而不可收。

低价应急产品到货后,西贡方面惊奇的发现该国生产的军火不仅性能优良,同等性能武器的价格上也远比中央大陆国家低廉。这与该国的标准化大工业生产模式有关。由于移民来自各地,新大陆联邦在殖民地建立之初,各个行业就都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求各种军用民用工业品必须全部是标准化件,各地厂家同一国标型号产品完全通用,这一模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中央大陆国家则是一国一标准,甚至一厂一标准,产品批量小,单价成本高就在所难免了。

顺利完成首次交易后没多久,a世纪60年7月新大陆联邦某大军火供应商家找上门,“国际竞标接了棉兰王国兄弟俩的超大宗军用火药大单,血拼价格中标了,可利润太低,成品远程运输危险多多,要在西贡设厂就地制造才有的赚。”

此时,棉兰王子兄弟俩正在狂买武器,扩充军备,各种口径大炮、火枪、火铳及其弹药和火药,甚至各种冷兵器,都在他们采购范围内。每天由西贡转口的武器运输船络绎不绝,各路军火贩子笑逐颜开,这家门口的生意,夏洛克自然也是有想法,心里痒痒啊。他早就建议主管军务的吉森霍夫曼少将解放思想,把缴获的武器卖给棉兰傻子,赚点钱。可吉森霍夫曼将军却说,“战场上抢到的武器,绝不能再送还给敌军。”几番软磨硬泡,霍夫曼终于同意把那些轻兵器古董送回去,卖给老大换点钱,这至少不算是卖给曾经作战的敌人。大炮这样的大杀器他坚决留着,称:“万一哪天要用呢。”不管怎样,政府仓库里破烂算是少了些。

得知有厂家要来此设立火药加工分厂,负责西贡殖民地经济事务的夏洛克立马乐了:“土地免费,厂房免费,税务免征,但这个配方和技术要传授给殖民地委派的技术人员,设备也要折价留下。我们开矿需要大量的火药。”此举,厂方利润瞬间爆棚,立马应允。a61年3月,厂方工程师走时还赠送一份实验型大威力矿业火药配方(某种炸药)。西贡地方政府有了自己的火药厂,并开始试制大威力矿业火药。不久,西贡地区的采矿火药试制成功,很快又被成功改进为爆破弹装填药。而西贡地区工艺铜匠们有了新业务——敲打炮弹弹体。这样,各种口径炮弹就可以自己造了,只需买来合适的引信即可。很快,第一批次量产型产品出厂,给海军舰炮使用,效果不错。第二批次产品则是专供库存马森帝国制造铜炮的,效果棒级了。第三批次,外贸产品,专供这一地区流行的90mm轻型便携式近射火炮使用,周边国家收到样品后基本都立马下了订单。

(该炮设定类似于大明虎尊炮,网上部分军盲称虎尊炮射程500米,甚至1000米,你信吗?看那身管长度,看那发射角度,炮壁厚度,我只想说,诸位傻子,小心炸膛。这货的射程非常近,强装药发射最大也就200步左右,最多一百三十米。实际使用时,该炮主要用于发射炸子,攻击50米以内的密集敌军步兵,或者30米左右距离发射散弹,遏制敌军骑兵冲击,所谓“挫敌兵锋”。这个距离,打一炮就得拔刀俯腰准备肉搏了。)

制造各种铜皮炮弹期间,有位当地铜匠创造性的发明了铜包铁弹和丝绸外皮铜弹丸,与传统铅弹相比,这种丝绸包裹的轻质弹丸气密性好,弹道稳定,初速也高。虽然该型弹药当时还不适宜大量生产,但如果用丝绸包裹普通铅弹丸,同样可以提高弹道稳定性。为此,殖民地政府奖励此人100盎司黄金,额外赠与宅院一套,安家费500两白银。对原政府被视作贱民的工匠阶层给予这样大的一笔奖励,棉兰时期这是从来都不可能有的事情。但在殖民政府眼里,某人有贡献值得奖励那就要给予奖赏,不管这个人何种出身。这就是西方的公平评价模式,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受丝绸外皮气密弹丸启发,a61年7月,曾是机械专家的某殖民军军械工程师提出在西贡设立兵工厂,或许可以采用全新工艺,利用当地出产的粗铜铸造青铜合金铜炮。具体工艺为:使用略小于所需口径的笔直等长铜柱替代内部沙范,铜柱使用多层精细棉布包裹最外层黏裹光滑丝绸制造炭化隔层以防止金属热粘连,以铜棒为核心整个沙范竖直放置,青铜混合液浇下,接近完全凝固时放倒,抽出铜柱,继续垂直放置,直至完全冷却。随后精磨炮膛,钢钻钻出引信口。此法试制90mm虎尊炮短管火炮和90mm车载加长型虎尊炮,首次试制即或成功。殖民地政府立马奖励该工程师黄金500盎司。次月,西贡殖民地官办炮厂成立,这两种型号的火炮开始量产。a62年年中,此法试制海军舰载重型火炮,大口径加郎炮,以青铜材质仿制马森帝国铜炮,全部成功,年底实现了量产。这意味着西贡殖民地有了货真价实的火炮量产能力。

枪械生产上,早在a60年年中,有一位军械师表示自己精通枪械制造工艺,只要解决了枪管用材,造枪不成问题。新大陆联邦贸易代表果断凑热闹:“钢管的事交给我。刺刀粗胚和其他金属零件也交给我。你们只负责枪械木质部份和整体组装。记得得用黄金哦。弹丸燧石这类耗材都要买我家的哦。”a61年年初,殖民地枪械组装厂开始规模化投产,生产定装弹药型后膛燧发枪,主要供应周边各个落后国家,满足其军队换装需求。

也是这一年下半年,冤家王子兄弟俩的战事已进入白热化状态,他们极度渴求各种先进杀器,尤其是各种大炮。为此他们十二分的配合军火贩子哄抬炮价,火炮价格疯了一般的涨,可他们就是买不到好火炮,只能凑合着用自己铸造的不合格脆脆铁炮,有时一仗下来多数伤亡竟来自于己方火炮炸膛。这大炮毕竟是军队的重型武器装备,不是黄油奶酪,不是你想买就买的到的。这年8月份,曾有混迹西贡的军火贩子瞎嚷嚷说手里有一大批中央大陆造6磅轻型铜制火炮,售价800两白银一门,此价格在中央大陆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的买到12磅炮附带百发炮弹。贩子心够黑,可兄弟俩顾不了这些,听说这一消息立马派人带着十几万辆银子去买,可到了却发现上当了,那位商人只是为了抬价而叫价,手里只有过时的火铳,根本没有中央大陆产火炮卖给他们。无奈之下,双方采购人员只好在各处其他军火贩子那里胡乱买了一大堆火器,算是没白来一趟,其中就有西贡牌外贸型90mm虎尊炮及其炮弹,西贡牌军用火药。当时,一门短管虎尊炮只要50两银子,还附带20发炸子,这价格足以导致西贡军火黑市崩盘。而战火兄弟各自鉴赏过新购军火后,对西贡造大加赞赏。战火纷飞,活命第一,也就顾不得杀父大仇了。这对冤家的订单和白银开始源源不断流向西贡。

a世纪61年11月起,冤家兄弟内战战场上,几十门西贡产虎尊炮一字排开,一轮火炮齐射,西贡造炸子炮弹在西贡造火药推动下飞出炮膛,炸翻了一片对面冲过来的拿着西贡产步枪的士兵,而后,双方使用西贡产组装步枪相互射击,再用西贡工人精心磨制的刺刀互捅,更有无畏的士兵抱着西贡产桶装火药冲入敌群玩自爆……

对军火商来说,这场面煞是好看。兄弟内战绵延数年,西贡方面则充分利用这场战事聚敛了惊人财富的同时,在a世纪65年形成了令人咂舌的军工生产能力。如果这些军工作坊全力运转,各种物料人力供应充分,可实现月产各种中型重型火炮60余门,后装燧发击发火枪2000余支,火药和炸药150吨以上的强大军工制造能力,足以满足自卫战争需要。即使遭遇毁灭性打击,西贡军队也能在短时间内在装备水平上恢复实力。周边各国却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战时无法自造军火,只能买,可那时候未必能买到,买到未必能送到。

西贡共和国政府,能自产主要武器装备,并能大量出口军火,坐拥区域航运中心,垄断洲际贸易,可谓军事经济实力雄厚。可任何时代,总有被讥讽为不识时务者的疯狂冒险家,但不是每个疯子都能如愿以偿。

a世纪66年,大王子哈密拉二世刚刚处理完弟弟遗留问题,立马着手部署收复西贡的民族大业。

“西贡这个钱袋子必须收回来”,“老是招拍挂土地赚钱不是个事,日子久了恐怕这国就剩个首都了,那这位国王就得降格当市长了。”

可西贡城的殖民军真的真的不好对付。七年前,先王父亲大人就战死在西贡,当时还是大王子手下才子,马森帝国皇家儒学院海归出身的时任大学士阮陆仟机智果断:“老国王背后中枪,二王子命令部下枪杀了老国王。老王啊!死的好惨啊!哇哇哇!谁不哭谁就是反贼了!!”背后打黑枪打死了父王,弟弟就果真成了反贼,乱军中真实情况早已无从查起,可他心里清楚,弟弟和他的部下没那个胆,父亲肯定是被殖民军打死的。三年前,弟弟穷疯了,狗急跳墙,去抢殖民军的金矿,还想顺势夺下西贡,结果被人家暴揍一顿,主力受损,以至于他这位不在行军事的大哥开始逐步占据军事优势。这次,轮到他攻取西贡了。怎么办?

深思熟虑后,哈密拉二世决定采用“友军战术”,抛下个“金萝卜”,让诺坎和苏哈达这两头蠢驴打头阵,让他们拼掉殖民军主力,自己再渔翁得利,下山摘桃子。哈米拉二世狠狠心,抛出两块平价国有土地所有权,派出已是宰相的阮陆仟游说,好让两家金主参战,“赢了这地就送了,输了那也是低价收地,好邻居你们不吃亏的”。

中国古代春秋战果时期,确实有“三寸不烂之舌”抵数十万兵的历史史实。这位儒之大家大宰相能否担当这个大说客的历史责任呢?很不幸,他fail了。why?

所谓“说客”,只有在被说者(某历史vip)举棋不定或者对形势判断不准的情况下,方才能触动他们脆弱的神经,撩拨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说白了,对糊涂蛋,说客或许有用。可是,诺坎和苏哈达两位国王对地区形势早已洞悉明了:当下这一地区的四方,仰光金边两国都是天平的砝码,或许可以成为得利的渔翁。西贡方面虽然国小民少,却有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军队战斗力极强,是个啃不动的铁核桃。棉兰王国,表面上军势浩荡,号称拥兵数十万,实际上却没多少实力。哈密拉二世的优质武器全部都是进口货,军费来自于卖国民当奴隶和卖国有土地,后勤一直绷得紧紧的,缺粮缺钱缺衣服。这位宰相说客来此游说,恰恰证明了哈米拉二世处境窘迫,对这场战争毫无信心。如果他们帮着棉兰收回西贡,那西贡的军工制造能力和巨额财富会落入棉兰王国之手,棉兰再次强大后恐怕会无偿收地。

两位国王也是老江湖,从政经验丰富,阮陆仟游说过后,他们打定主意三家一起切蛋糕,跟西贡方面一起切棉兰王国的蛋糕。小国家的人就是这么原生态现实主义,不像某些中了儒毒的,瞻前顾后扭扭捏捏。a世纪66年的西贡保卫战,出现了三家打一家的喜感场面,结果可想而知。

哈密拉二世兵败,紧急撤退时跌落马下摔成植物人,不久死于途中,没留下任何遗诏遗言,而接任的哈米拉三世是个六岁孩子,还也是他海归大儒阮陆仟的名誉学生。事情办砸了的宰相阮六千大人一直在后方处理政事,大权在握,这种情形下,恐怕没人能追究他的责任。陆仟大人再进一步,贿赂三世小朋友的母妃,在寡妇提名下成了新君首辅。阮大人游说失策的旧账也就再没人提起了。

西贡战场,三家打人的也是个个肚怀鬼胎,留着棉兰王国这个蛋糕符合三家的共同安全利益,战事也就适可而止了。此战,哈米拉二世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玩“友军战术”,玩死了自己,也over了三世小朋友的西贡牌军火供应。另外,中央大陆各国军火基本都是由西贡港转口进行贸易的,其他品牌貌似也没得买了。

阮陆仟是个明白人,这三家强敌围着呢,说不准那一天自己这首辅大臣就得身首异地了,不管是丢了权势还是来了敌军,都是这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