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贱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贱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
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
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当赵普匆匆来见赵匡胤时,赵匡胤正与梅笑寒聊的正投缘。
“原来梅公子在这里呀!”
赵普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想要说的话却没有开口。
赵匡胤道:“这里没有外人,有话大可放心的说。”
梅笑寒道:“既然赵将军有重要的事要商量,我这个外人便就先走了...”
赵匡胤脸色一沉道:“梅公子...这样说我就更不好意思了。”
赵普道:“不不不,梅公子当然不是外人,此事能说,梅公子不必拘谨。”
赵普顿了顿,道:“赵将军...您在开封的家眷合适能动身啊?”
“怎么...难道你要我把他们都接到宋州来不成?”
赵普道:“不能再拖了,一旦起事...恐怕!”
“不...你们真要敢这样做,我不会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