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榜题名

待到李沐和天启联袂出了大殿,看到华琪芳和吴孔嘉也是一身差不多的打扮,区别是两人都只插了一朵花,榜眼在右边,探花郎在左边。

“微臣参见皇上。”华琪芳和吴孔嘉既然进士及第,现在也已经是朝廷的臣子了,两人都口称微臣纷纷跪下参拜道。

“起来起来,今天是你们三鼎甲的大日子,朕就是来撑个场面的。到时候上谢恩表的时候,记得把御街夸官的样子写进去好与朕知晓。”按照惯例,三鼎甲御街夸官之后,是要上表谢恩的,天启让他们写一些别的东西,是明显的亲近之意了。不过榜眼和探花明显还是沾了李沐这个状元郎的光。

作为大明历史上第一位“民主选举”产生的状元,李大公子也不知道是该骄傲还是该低调一些。

皇帝送三人到了汉白玉台阶上,当然,这一程序按规制是没有的,只是为凸显状元郎的荣宠,天启这一次破了例罢了。

从皇极殿一路穿过奉天门到了承天门前,早有京师的宛平、大兴两位县令牵着三匹骏马,状元郎的那匹是毫无杂色的白马,榜眼和探花骑的则是灰色的神骏。

待到三鼎甲走到自己的坐骑之前,由锦衣亲军扶上马之后,礼部翁老尚书缓缓走到三人的前面,亲自为三鼎甲引路。

三鼎甲一上马,所有新科进士便一齐行礼,周围阵列严整,手持缨枪的锦衣亲军纷纷以枪头触地,发出整齐的“砰砰”声。

三鼎甲出了承天门之后,就是皇城门口的长安街,无数老百姓早就等候在这里,参加这三年一度的国家盛典。

李沐的名声显赫,无人不识,现在又做了甲子科的状元郎,真是充分满足了平民百姓们崇拜对象的所有要求,真是堪称武能攻城略地,文能安邦定国。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便如今日。

紫禁城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新科贡士们列队站在广场中央,文武百官于广场两边列队而立。今天,一切荣耀都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其他的所有人都是陪衬。站在现场的百官几乎无一不是进士出身,看到眼前的景象,很多官员不由得想起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自己进士登第时的情形,帝王将相环绕周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时光蹉跎,心境早已不复当年,却又让人感念唏嘘不已。

内阁首辅大臣,中极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叶向高手上拿着明黄丝绢的圣旨,中气十足的念道。“奉天承运,国家抡才,今蒙圣恩,赐甲子科一甲进士及第三人,二甲进士出身五十七人,三甲同进士出身二百五十七人。一甲第一名,李沐!”

这边叶向高话说出来,李沐都没反应过来,第一名?自己怎么会考个第一名?不客气的说,李沐的文笔素养,在这三百多名新科贡士中,绝对不算是顶尖的,所以李沐在来宫城之前,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是一甲第一名。

“快上去啊,状元郎。”看李沐还在发呆,身后站着的张溥伸手戳了他一下,赶紧提醒他道。

“哦,哦。”李沐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越众而出,来到汉白玉台阶下恭声谢恩。

“一甲第二名,华琪芳,一甲第三名,吴孔嘉!”(这两人就是历史上天启五年殿试的榜眼和探花。)“二甲第一名,张溥,二甲第二名,宋应星。。。”从一甲第一名念到三甲最后一名,三百多个人,丝毫不能念错,还要保持声音昂扬而不失威严,展现皇恩浩荡又善待士大夫的皇家传统,也真是难为已经六十多岁的叶阁老了。

听完整个前三甲榜单之后,一直表现的有些沉默而不同以往的张溥显得极为兴奋,盖因这一次甲子科会试,包括榜眼和探花在内,竟有一百五十五个人都是复社中人,状元郎李沐,甚至是复社的会首,这一回,复社算是一炮而红,自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个文社,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站在身边的华琪芳和吴孔嘉,看到李沐站在所有人最右边的第一个,(古人以右为尊,右手第一个就是第一名的意思),纷纷小声抱拳道:“恭喜状元郎啦。”

“同喜同喜。”李沐虽然脸上笑着,但是心中疑惑一点没减,倒不是说李大公子真的就一点自信没有,而是会试结束之后,所有中式之举子的卷子都会在礼部公示的,李沐特意去看过,像华琪芳,吴孔嘉这些人的文采简直高了李大公子不是一星半点,所以李沐本来的期望值最高也就是个二甲,结果不小心砸了个状元在头上,真是不知道这个戏法是如何变出来的。

名单宣读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御街夸官了,前三甲的三人被带到宫城中,分别开始更衣簪花,状元郎要除下士子衣冠,换上大红色的六品官服和腰带,意味着从此脱离芸芸众生,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了,然后按照规矩,还要在帽子上簪上两朵花。李沐原本对于状元这身新郎官一样的官服就不甚满意,加上头上一左一右两朵花,看起来真是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李沐正在宫城内换衣服,却没想到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笑声,回头一看,天启皇帝正穿着明黄色的衮服,笑得帝王冕都在乱颤,传来扑朔朔的声音。

“李爱卿,你这一身,真是太花哨了。”天启看着李沐的样子,很没心没肺的嘲笑他道。

“皇上,微臣也觉得跟要入洞房的新郎官一样,您能不能问问叶阁老,这花能不能不带啊。”李沐看着头上那两朵很像后世影视剧中西门大官人标准形象的花,哭丧着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