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得知以后,大为担忧,便与吏部尚书赵南星大人和工部给事中阮大铖,共谋擒贼大计。因而才有了这一次微臣控告赵大人一事。赵大人和阮大铖因为这事,可都受了大委屈。田尔耕在此向两位赔罪。
皇上,魏忠贤的罪状臣已经写好,还请皇上速速下发圣旨擒此恶贼,为国除害,为民昭雪,为以前受难的大臣平反啊。”田尔耕说罢,从怀里掏了一份折子出来,单膝跪地奉上。
朱由校接过折子也没看,只是拿在手里敲了两下道:“嗯,这事朕知道了。对了,阮大铖,你贪墨的火枪到底去哪儿了?”
…………………………………………………………………….
田尔耕对于皇上的态度很是奇怪,而阮大铖更是脑门上冷汗直冒,他上前一步道:“皇上,这火枪,臣确实交予了孙祎。但是这火枪去哪儿了,微臣不知。”
朱由校闻言一笑,打开手里的信,缓缓道:“八月初八,漕运共发出一百二十只船,其中满载二十只发往辽东。余船一百只,分别发往江西、淮安和山西。其中发往江西和山西的船中,有部分船只确实装运了货物。你当真不知道火枪发往了那里?”
阮大铖此刻有些害怕地看着皇上,他实在不知道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皇上不会又给我下一个套子吧?他想了想后,还是坚持说道:“微臣将货物交给孙祎后,就没有再过问。”
“我就奇怪了,这么重要一件事,你们怎么会忘记的这么干净?这可是重要的证据啊。你们如今要告魏忠贤,总得拿出切实证据吧,不然怎么让朕相信你们。”朱由校的话语依然不紧不慢。
这时田尔耕站出来道:“皇上,这火枪微臣后来让孙祎转交给我保管,因为滋事重大,微臣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批火枪就在微臣的京郊的别院里,日夜命人严加看管。微臣这就命人取来。”说罢,田尔耕别有意味地看了阮大铖一眼。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嗯,好吧,工部尚书王舜鼎,你与信王一起,速速前往田尔耕的别院,不得有误。”
…………………………………………………………………………….
朱由校将折子看了一遍后说到:“田尔耕,你这信中罗列的罪状,朕都已经明了。你立刻将相关资料交给刑部尚书。刑部尚书乔允升,朕令你将此案与孙祎自杀一案,并案侦查。”他正要挥手散朝,眼睛一下盯在了状子中的“崔文升”三个字上。
如果田尔耕所说属实,那么崔文升和此案的关系就不大,最多也就是附逆或者行贿一类,但为何又把崔文升排在逆党第三顺位?这个位置就说明崔文升与魏忠贤的关系匪浅。
既然排在第三顺位,为何他们设计这个局的时候,不想办法把崔文升一起设计进来呢?按照他们的计划,这很容易实现。图谋攻打皇宫,这可是诛九族的死罪啊!!他们这个做法怎么那么矛盾呢?
八月初八,崔文升还在京城办事。而八月初十,魏忠贤奉我的旨意,乘坐漕运的船离开京城,前往沧州。崔文升也于当日晚间离开京城返回淮安。而从孙祎自杀前的表现来看,他也确实在前往江西的漕运船中装运了货物,这货物到底是什么?
如果魏忠贤确实想要火枪,而且又与崔文升关系密切。为何不是阮大铖或田尔耕将火枪直接交给崔文升。却是阮大铖交给右都御史孙祎,再转交崔文升?难不成这里面有啥隐情?这么简单的步骤为何要弄这么复杂?
朱由校的手在半空停顿了一下,就慢慢放到桌上。他又把这案子想了想,感觉这个案子设计的过于精巧了。绕那么大个圈子,就是为了对付魏忠贤?以他们对魏忠贤的熟悉程度,用得着这么费事?难道这案子还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