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丘吉尔的方案(上)

他在罗马尼亚位置点了一下,然后指着蒂萨河以东的匈牙利部分讲到。“这是罗马尼亚要求的领土。我认为现在并不是纠结在这些匈牙利领土的时候。”

他在乌克兰划了一笔,将南布格河以东都划了进去说道。“我们还可以给他乌克兰的领土。如果觉得不够,我们还可以将第聂伯河以东都给他们。”

在场的都是资深政客立刻明白丘吉尔的用意。“你是想让将来俄国和罗马尼亚不死不休。”

听到有人说出自己的用意,丘吉尔点头承认道。“是的,我认为现在我们亲自去挟制一个有潜力的国家,会消耗我们宝贵的国力,这不值得。那么给他找一个对手,就是我们需要准备的工作。”

很明显俄国就是丘吉尔为罗马尼亚寻找的对手。

丘吉尔在这里停顿一下,便于内阁其他成员消化自己说的内容后,继续说出自己做出如此决定的思路。“这场大战我们已经打了三年了,目前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相信用不了多久德奥就会打不下去,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如果德奥投降,那么收获最大的将是我们盟友法国人,他们在欧洲大陆将会一家独大,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听到丘吉尔对盟友法国担忧,在场的人都没有表现出惊讶。别看现在英法在一条战壕中作战,但是在其他场合两者不对付的时候也不少。

对于法国在战后欧洲大陆一家独大的情况,不止丘吉尔一个人有过担忧。他们可是信奉帕麦斯顿首相的那句话: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面对首相的询问,丘吉尔认真的回答道。“是的首相阁下,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温斯顿·丘吉尔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作为34岁就担任内阁大臣、37岁就担任大英帝国最重要的要害职务海军大臣,这可以看出他的官运亨通。

不过一切在他来自丘吉尔家族就能说的通了。他的父亲伦道夫·邱吉尔以在政坛不得志而出名,不过这个不得志是相对而言。担任过印度事务部大臣,37岁担任财政大臣,不过这让一心打算出任首相职务的伦道夫·邱吉尔郁郁不得志,最终在其46岁时过世。

看看这份让丘吉尔父亲不得志的经历,这充分说明丘吉尔家族在英国的地位。这也是温斯顿·丘吉尔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惨败后,还能呆在内阁中的主要助力。

但是作为已经担任过首相已经快70岁的外交大臣贝尔福而言,老头子完全不被丘吉尔家族的显赫所压制,哪怕他只是侯爵的外甥,只见他慢条斯理的擦了擦自己的老花眼镜讲道。

“丘吉尔先生,请注意这是在开会决定帝国的方针策略,而不是你的军需办公室。请说出你认为合适的理由。”

面对贝尔福的诘问,丘吉尔换了在担任海军大臣那会可不会客气,要知道开创无畏舰时代的费舍尔元帅,可是因为在一站时关于进攻方向问题被他挤兑的辞职。不过丘吉尔也没有落得好,因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被排挤出决策圈。不过还好凭借家族的人脉又很快复起,担任军需大臣一职。

在担任军需大臣期间,他推动了多项对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发明,包括坦克、飞机和化学毒气。在丘吉尔的提议下,英国迅速扩大了坦克的生产规模,推动飞机在战争中的应用。要是没有在军需大臣位置上出色的表现,那么这场会议他的发言也不会得到这么重视。

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丘吉尔说出自己的理由。“诸位,不知道你们对于罗马尼亚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