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如此塞尔维亚现在也只有二十多万军队,其全国已经有16的人口被动员军队,几乎青壮年都被编入军队。哪怕如此拼命,塞尔维亚也没有多少军事实力了。不过奥匈因为被塞尔维亚击退三次,位于其背后的保加利亚变得无比重要,而这时候一个无比重要的消息传来,塞尔维亚天气反常,由于伤寒流行,约有15万塞尔维亚士兵染病,丧失了战斗力。
奥匈帝国加紧了拉拢保加利亚的动作,终于在给保加利亚保证,让其夺取的塞尔维亚领土,扩大至中部克鲁舍瓦茨地区。面对如此的诱惑,加上俄国丢掉重镇华沙的影响,最终保加利亚决定加入同盟国作战。
加利亚参战的前期政治和军事谈判是在1915年9月6日完成的。分别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和德国,在东线的德军司令部普勒斯和德奥两军签署了3份文件,2份政治性和1份军事性。同一天,奥斯曼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署了调整两个边界的条约。
军事上主要是最后解决塞尔维亚的计划。为此按照约定,9月22日保加利亚发布了总动员令。到开战之日,总共动员了61万6680人,而当时保加利亚总人口493万人,其中男性248万4122人,打个比方说大概成年男性8个里就有3个参军。
现在塞尔维亚完全不知道来自背后保加利亚的恶意,他们还专注着正面的德奥军队,这次对塞尔维亚攻击,奥匈终于把德军拉了过来,德国第11集团军(7个德国师)加入了入侵塞尔维亚的行动。所以塞尔维亚现在完全没有精力顾忌背后的保加利亚,现在他们将军队都在防御德奥联军。
在达达尼尔战役还没能打完的时候,保加利亚就认为自己已经看清了形势。
能给保加利亚如此的信心,除了已经在达达尼尔打不动了的协约国军队,还有意大利参战的表现。
1915年4月,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意大利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后准备对奥匈帝国宣战的。有意思的是出于对德国的惧怕,这次宣战意大利只针对奥匈帝国,直到拖到1916年8月28日才敢对德宣战。
而对于意大利来讲,英法主要是需要其相对于强大的海军。这时候意大利拥有3艘无畏舰(一艘但丁级、两艘加富尔伯爵级),如果加上奥匈的3艘联合力量级,同盟国在地中海将有6艘无畏舰。
而担任防守地中海重任的法国舰队,在开战只有两艘无畏舰还有两艘正在舾装。而为了保证对德国公海舰队的优势,英国不敢轻易调遣无畏舰增援地中海。不过因为意大利和奥匈因为领土的矛盾,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意大利选择了观望。英法在看到同盟国中的裂痕后,加紧拉拢了意大利的步伐。
于是才有了意大利于1915年5月23日对奥匈的宣战。在海上意大利主要同法国一道封锁奥匈海军,在陆地上意大利准备对奥匈进行攻击。
于是意大利军队于伊宗佐地区发动了对奥匈的攻击,不过由于这个地区地形复杂,加上奥匈在此修筑有坚固阵地。由卡多尔纳将军指挥的意军也犯了火炮准备时间过长(山地地形意大利准备了一个星期的炮击,将本就不多的意大利弹药储备消耗了六分之一),战线分散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