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会不会让火药的秘密让李治知道,那是以后的事。
高升招来张大柱,二人关在屋子里大半日没出来,到了下午张罗年夜饭的时候,高升才领着张大柱出现。
高升当然不会让吴千军、狄仁杰和魏元忠,以及那群禁卫动手做年夜饭,唐朝人民的烹饪水准还是差了一点。
煎炒炸都没有,怎么能叫年夜饭?
烤全羊得来一只,行伍出生的吴千军对这个最拿手,剩下的菜肴高升一个人包干,一群禁卫打下手,众人忙得不亦说乎。
到了入夜,年夜饭也终于准备完成。
吃饭之前定要放鞭炮,这是一年的最后一餐,自然饭前要听个响。
“柱子。”高升叫了一声张大柱。
应了一声,张大柱屁颠颠的跑过来。
“去放一窜鞭炮。”高升吩咐。
“唉。”张大柱应了一声,拿了油灯,急忙向里屋走去。
“放鞭炮?”
屋子里正在摆放菜肴和碗筷的人全部愣了。
跟着三哥,思维都不够用的,放炮是什么玩意?
高升扫了一眼屋内众人迷惑的眼神,懒得理会,更懒得解释。
倒是高悦兴奋的拍着小手,笑道:“放鞭炮咯,放鞭炮咯。”
等到张大柱带着油灯,小心翼翼的拿着一串丈余的纸卷,屋内众人更是傻眼。
狄胖子至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上前想靠近瞧瞧张大柱手中的纸卷,却听张大柱十分紧张的对他道:“狄主薄,莫靠近了,小心炸到你,那小人就得吃官司了。”
“炸到我?”狄仁杰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已经彻底迷糊了。
高升与张大柱在屋子里鼓捣了大半日,难道就是在制作这会炸人的,叫鞭炮的物事?
……
万良老头哭丧着脸道:“那师爷与老朽说,老朽的孩儿与反贼通物,没有两千贯打通关节,定会秋后问斩。”
高升一言不发的站起生,看来清溪这潭水还真是够深的。
一旁的狄仁杰起身,急忙安慰万良,道:“老丈,莫急,我等与老丈像个办法,定不会让令郎出了意外。”
“多谢诸位、多谢诸位。”万良老头想到伤心处,顿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横流。
狄仁杰安慰了万良老头,顿时来到高升身侧,邹眉道:“三哥,这事儿再明显不过了。”
高升知他话里意思,沉默着点点头。
……
唐朝的过年,除了祭祖,还是祭祀活动,不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是组队祭祀。
比如皇帝老儿在过年的时候组织文武百官,举行早朝大典,而后是官方的祭祀活动,最后要是皇帝老儿高心,会大赦天下。
当然,这是皇帝老儿的春节,与高升这泥腿子小县男不搭边。
毕竟是穿越客,春节自然要按照现代的春节来过了。
唐朝的春节没有对联贴,这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所以他早就让人找了染布坊染了红纸,春节当天一早,他就指使高悦将还在赖床的狄仁杰拉了起来。
狄胖子揉着睡眼,先看到高升,不满的道:“三哥,连日旅途劳累,又走访百姓,好不容易今日春节休息一下,你让俺再睡一会儿,可好?”
高悦翻翻白眼,道:“怀英叔叔这么胖了还谁,小心胖得走不动道。昨日怀英叔叔可是与丫丫说了,为丫丫做爆杆的,可不许睡懒觉耍赖,连丫丫这小孩都早起了,怀英叔叔不会连丫丫这小孩都不如吧!”、
古人用火烧竹子爆裂发声,故称“爆竹”。
古代放“爆竹”是为了驱赶邪祟,传说古代有个叫“年”的邪祟,作恶多端,人们常用爆竹发声来赶跑它,让一家老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到了唐朝,人们称“爆竹”为“爆杆”。唐诗有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杆灰。”
狄仁杰看着高悦苦笑,心说,这丫头说起道理来也是一套套的,真是有乃父必有其女,将来这小丫头的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让个小孩嘲笑,狄仁杰不得不起身,连高升都没有说话,他就起身穿衣洗漱。
此刻,天已经放亮,吃过早餐,早有禁卫将高升需要的红纸铺在长案上,魏元忠准备好笔墨砚台。
而后高升将狄仁杰拖到长安前,这胖子才发现,高升是要他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