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太子,居然没有一个乡下野丫头子在皇帝心中重要,居然比他这太子还早得到这批新罗进贡的山参?
李治这个皇帝老儿还是自己亲爹么,难道这个乡下野丫头才是皇帝老儿亲生的?
李明月看着陷入石化的李忠,真不忍心打击他,说实话。
昨日李治刚刚接待完新罗使节,就命王伏胜送来了一批新罗的山参,晚上还让司膳司掌勺给高悦亲自煲汤喝,她也沾了高悦的雨露,喝了不少。
高悦这个时候极不给太子李忠面子,牵着李明月的手,道:“小姐姐,咱们回寝宫,丫丫不喜欢他。”
李明月哭笑不得,这妮子还真是滴仇必报,也不知高升是如何教的,怎么一点都不大气?
无奈,她只能对还在犯楞的太子李忠,盈盈一礼,道:“殿下,明月还有要事,需要先行一步,就不去东宫了。”
说完,任由高悦牵着就走。
李忠毕竟只有十来岁,根本掩饰不了自己此刻的心情,脸上顿时涌上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你娘,咱这太子,居然不如两个外人在皇帝老爹心中重要。
他这太子要请什么人吃参,谁不是屁颠颠的入席,哪敢拒绝,而且是如此痛快淋漓的拒绝?
这让李忠心中生出一股怨毒,这大唐,自己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居然还有人不给他面子,这股胸中股怨气不找回来,寝食难安啊!
走在回宫的小径上,李明月见身后的宫女远远的跟着,有心教育一下高悦,在这皇宫大内里,做人可不要这么拽,很容易出事的好不好?
……
跟着李忠上前来的皇子、皇孙,见太子都对李明月如此客气,也纷纷向她行晚辈礼。
李明月松开怀中的高悦,慌忙对李忠行礼,道:“殿下是太子,无须对明月如此客气,这有违纲常,明月受不起。”
自从她入宫以来,就从高悦嘴里得知了李忠强抢书包之事,此刻李忠如此温文尔雅,反倒颠覆了她往常对太子李治为人的看法。
李治却一反常态,道:“您是侄儿的长辈,自然受得侄儿行晚辈礼,侄儿当如此。”
李明月邹眉,搞不清楚这十来岁的侄儿、堂堂太子,居然在面对她的时候,如此谦逊。
虽然她每次入宫,都与李忠没什么交集,但关于太子不是易于之辈的传闻,可没少听。
这位未来的皇帝行事乖张,连归隐的老爹李元懿,都给出了这样的点评:行事乖张,视天下皆莫己若。
她却哪里知道,这位皇侄背后的靠山王皇后,已经严厉告诫过他,要对老爹李治礼遇之人,一定要抱有谦逊的之心。
而放眼满朝勋贵,李明月,却是首当其冲。
自从中秋端正月王皇后针对过李志明之后,这位母仪天下的妇女就清楚,李治对李明月这个堂妹的偏爱,高到她没法想象。
回宫之后,王皇后就问了常年在宫里的老宫女,知道李治幼年时在宫中关系最要好的玩伴,就是李明月的姐姐李艳阳,李治与李艳阳的兄妹感情,深厚程度比同胞兄妹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六年前,先帝李世民赐婚李艳阳嫁与异邦,迫使李艳阳离家出走,迫使李艳阳了无影讯。
李艳阳消失那晚,让当时身为太子的李治知晓了,当时咬着牙愤愤道,若他登基,当不让大唐女子便宜了番邦蛮夷。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若按照李治隐忍的性子来说,若不是出离愤怒了,是绝对不会口无遮拦的说出来。
由此可见,李治对李艳阳的堂兄妹之情,深厚的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而李明月的外貌长得极像郑王庶出长女李艳阳,爱屋及乌,李治将对李艳阳的亲情放在李明月身上,对李明月就更为偏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