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庐江陆家

一向吊儿郎当的陆恒,自此以后对这个侄子特别上心。原本从不碰四书五经的二公子,也偶尔会拿些什么《春秋》,《大学》一类。做侄子的伴读。

陆议也渐渐走出了阴霾,恢复了往日的机敏。年前改名陆逊,取谦逊意。历经这次变故,年纪轻轻的陆逊,显得更加沉稳。

虽然陆恒仍旧时常对其中的孔孟之道嗤之以鼻,却也足以让陆康十分欣慰。

只是陆恒时常结交游侠,盗匪之流。仍旧令陆康颇为不满。

不管陆逊日后是多么出类拔萃,现在也不过是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渐渐的,他也更加依赖这个二叔。虽然两人年龄不过相差七八岁,却可以说是情同父子。

“既然是在北门,那我们便从西门进去吧。”

陆恒得了消息,小心翼翼的绕去了舒县的西门。四门的守卫多是陆家宿卒,有些甚至可以试说是看着他长大的,自然都是认得这二公子的。

若是陆康在这,他们是不会放进来的。但是现在陆康等人大多聚在北门,闲常时,众人家里有个急事,或是遭了什么难处。陆恒也常常接济些。北门守卫五百余人,多半都是受过陆恒恩惠的。

陆康仁慈,不好刑罚。便是把陆恒放了进来,到时追究起来,只推做是陆恒自己偷偷摸进来的。最多吃个一二十军棍,此事也就了了。

依照律历,现在已经到了戌时,早已该是宵禁的时候了。

但是,自先汉灵帝以来天下诸侯各拒一方。董卓称帝以后,诸侯多阳奉阴违,朝廷政令更早已是一纸空文。

加上陆康以仁政治庐江,爱民如子,而庐江又鲜有战事。所谓宵禁之令,不过是关闭城门而已,夜行的百姓商旅,行迹可疑者会加以盘查,那些平常的,到也不至于妄加责罚。

因此,虽然已经戌时。街上依旧三三两两的有些行人。混在其中,再加上巡逻的守卫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废多大周章。陆恒就到了府门。

陆恒常年在江湖上厮混,拳脚轻功虽算不上出众,却还是会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