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蹲在北坡山脉从崖壁突出来的板岩上,射出第一枝火石榴箭。
他比任何人清楚战局的发展,更晓得李陵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花力气去包围临时木寨,令只得二千人的骑队去攻占湖西。
其实李陵根本不用理会木寨,只需要留下二、三千人,可压制得木寨动弹不得,然后全军绕西往北,试问区区二千人,如何抵得住他逾万的大军?
夜袭和冲击战,正是匈奴狼军纵横塞外的看家本领。
不过李陵过于自大了,仍以为联军一方兵力薄弱,要守稳北坡须放弃其他地方,又想不到有苏飞逸在暗中主持大局,采取了正确的应变手段,故认为二千人已足够有余。
李陵犯错的另一原因,是急于求胜。今天的战况很像山南驿的重演,他怕的是常惠一方的援军可在任何时刻抵达白鹿野,若明日能在一天之内拔掉木寨,北坡又落入他手上,那湖阵会变得孤立无援,肯定抵不到后天破晓之时。
整个战场的形势发展变化,常惠已经“了然于胸”。
双方都在与时间竞步。
“砰!”
榴箭在下方林木里爆开,焰火激溅,毒烟卷窜。
常惠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射出一枝又一枝的火石榴箭,火势虽远不如先前烧林的猛烈迅疾,但成功释出大量的毒烟。
常惠或许是天下最懂利用环境的人,而“环境”正是他最厉害的武器。每箭发射的角度极有分寸,用尽了夜风的方便,毒雾在林内结成球状,随风播往正朝北坡坡脚壕堑推车持盾进行第二度强攻的敌方部队。
事实上当毒气吞噬敌人时,已被广阔空间的空气稀释,可是人挺得住,马儿却受不了,跳蹄狂嘶,受惊窜跳,负责打头阵的一千敌兵,陷进了视野不清的混乱里。
联军一方乘机发动攻击,矢石和榴箭越空而来,令对方尚未能发动越壕战前已溃不成军。
敌人另一半严阵以待准备接力的部队亦被烟雾披覆,虽已稀薄多了,实质上影响轻微,但视野已大不如前。
不论北坡阵地、湖阵、窑寨和临时木寨,因目标清楚分明,皆不亮灯火,倍添敌人攻击的难度。
常惠知是时候了,离开北坡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