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识泰山真面目

皇袍加身 非我不二 1713 字 2024-04-21

宗信叹道:“自古以来,写泰山的诗句不少,但唯有诗圣的杜甫《望岳》能体现泰山巍峨。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连诗仙李白也自叹不如。诗仙李白倒是写了不少关于泰山的诗句,但没有一首能与这一句媲美。”

李煜更喜欢李白的诗,李煜自己的风格比较婉约,而李白则是潇洒。至于杜甫这个悲情诗圣,他的风格与自己完全不搭边。更何况二人都姓李,所以李煜很喜欢诗仙李白,唯独宗信这句话李煜无法反驳。

确实古往今来写泰山的诗句不计其数,唯独那列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脍炙人口。相较之下,李白所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不见好。

“要不然宗信大师提一首诗,看看是否能超越当年诗圣杜甫的那一句。”李煜故意抬杠,就算宗信说的对,但他有说李白不如杜甫的地方,李煜也因此有些不高兴。

宗信立刻摇头:“不行不行,贫僧这点道行哪敢跟诗圣相提并论?贫僧文采一般,很少作诗。还是以夺赤帝为主,写诗就算了吧。”

“传闻宗信大师出口成章,今天一定要写一首好诗让大伙欣赏一下。”李煜故意提高嗓门,不远处很多人都转过头来看着宗信。被人呛到这里,宗信也是骑虎难下。

宗信深吸一口气仔细斟酌,随后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好诗啊……”

“好诗~”

李煜虽然对宗信有些敌意,但刚才这首诗……确实好,好得很。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但确实好。李煜真没想到,宗信大师竟然有如此才华。

“不识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啊宗信~真好。”赵匡胤道:“虽然我不喜欢舞文弄墨,但这首诗真不错。而且其中还有很多含义,朝野如同一座大山,为君者身在山中无法看尽全貌,只有跳出朝野方知天下疾苦。”

赵匡胤所悟总会与天下大事相关,这一点宗信也早在意料之中,赵匡胤一直有野心只因为大哥赵匡济的存在,所以压抑自己的雄才。

李煜不停点头,确实这一句写得好,原本想让宗信难看,自己却因此惭愧。宗信还说自己的文采不行,很少作诗,结果在文学上也是高手中的高手。

不过赵匡胤说的没错‘不识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某个特定环境之下,确实无法看出全貌,若能跳出这个环境方能一览无遗。这首诗不但文学性强,而且还有很多寓意,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师父,要不要弟子把这首诗写下,或许能像你说的一样,流芳百世。”

宗信道:“不必不必,拙作而已,随口一吟,不必记录。”

差点把没李煜给气疯了,其实刚到泰安李煜就在想,好不容易到泰山来,一定要呤出一首好诗。憋了半个多月都没憋出一个屁,别人随口一吟竟然这么好,而且在宗信眼里还是拙作,不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