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有好吃的。
孩子们并未立刻上前,只是在那里怯怯的看着:好吃的是真的,但眼前这位‘大哥哥’他们不认识,这也是真的。
“难道你们不信吗?哥哥自己可以吃……”。
程默自己开始品尝起来,顺便找了棵大树,坐在树下的草垫上。
“走,咱们去看看,反正我们家就在上面,喊一声,我爹娘就能听见”。
还是那个为首的男孩,他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几个小孩便一起向程默走去……
风雪已停,天空阴云褪去,阳光洒下,竟有几分暖意,与上午的风雪之寒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几个孩童围着程默,他们手里捏着各自的吃食,正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位大哥哥在‘说书’:还是在那晚,那只小狐狸又去了那间小木屋,进屋后发现,屋是空的……
天气好转后,屋内的大人们也纷纷从院子里出来,他们看到孩子们围着一个陌生的面孔时,急忙走了下去,准备拉着各自的孩子回家……
不大会儿的功夫,山坡下那块空地上围着的人越来越多,程默讲的绘声绘色,人们听的那是一个津津有味。
不少孩子被爹娘架在脖子上、或搂在怀里,一边吃着才给到手里的吃食,一边听着难得一听的精彩故事。
‘这王二,可从来都不是可吃亏的主儿,那么,他今日为何舍得多给小哑巴二两豆腐呢?’。
见人越来越多,程默决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只是讲故事,还得要最大限度调动众人的胃口。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那位要是能猜出‘王二为何要给小哑巴二两豆腐’,我这里有赏”。
‘众目睽睽’之下,程默举着一块酱肉道:“算话算话,只要谁能猜出来,这酱肉就归他了,故事还得继续啊”。
“哈哈哈……”,众人一片大笑。
客堂中,仲逸早已被请入座。更为难的是,还有一杯热茶喝,真是不容易。
这样的山村,还能喝上这样的茶,绝对是意外之获了。
按照之前‘商议’好的,说明来意后,仲逸反倒开始先核实起屋中三人的身份来。
经过一番‘盘查’,已可以确定:眼前一女两男,正是耿达的妻儿。
而在这三人当中,年事稍高的妇人和年纪尚轻的幼子,似乎不怎么管事,最后真正拿主意的,应该是耿达的长子。
这一点,倒是与耿达之前说的完全吻合。
“仲大人,你说的都对,这书信和玉石也确实是家父的”。
听仲逸讲完事发经过后,那三人立刻潸然泪下。
“多谢仲大人”,耿家长子有些哽咽,与其弟一起向仲逸跪拜道。
李时珍的医术确实高超,所谓‘起死回生’也不假,但耿达自从与众人见面,最后说了一句:“仲大人,说了这么多……”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这个本该被治罪的盐商,死的还算体面,他的家人也确实要感谢仲逸一声。
此外,还有模仿耿达惟妙惟肖、与仲逸‘附脸’的仲夫人,至少在外人看来,耿达临死前还算做了一件好事——招供。
耿家人不在场,这些说法也,只是个说法而已,就这么过去了。
‘你们收拾收拾,随本官去一个地方……一个安全的地方……事不宜迟……’。
沉默片刻,仲逸起身继续道:“这,也是耿达的意思”。
耿家三人立刻上前拜道:“仲大人,我们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