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乌龙岭(中)

大明略 南宫草堂 3751 字 2024-04-21

“杀……”。

才走一会,只见前面林中叫喊连天,草木异动。

细细望去,只见数面大旗高高扬起,

片刻之后,大明将士纷纷立于高处,弓箭在手、严阵以待,兵力之多,足以过万。

“戚家军,是戚家军”。

一个通倭之人指着高处的一位将军,向倭贼喊道:“你们看,那位就是戚将军”。

完了,完了。

平板大郎感觉脑袋似乎要裂开,他这才醒悟过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局,戚家军根本没有去浙江,就在我们身边’。

龟田好武,但他同样知道:以逸待劳是没有好结果的。

“事已至此,我们只能穿过乌龙岭,找到有利地形,再做打算”。

平板大郎大声说道:‘我们在平地,戚家军在高处,他们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我们只能暂避锋芒、从长计议’。

末了,他向龟田建议道:“那怕是我们占据有利地形后,让所有的人休整一番,再杀回去也为时不晚啊”

“撤,向乌龙岭进发”。

这次,龟田二郎也同意了。

不过,他是这样理解的:张大奎二人在山上叫阵,就是为拖延时间,等戚家军前来。

但乌龙岭确实没有伏兵,这是他们亲眼看到的,张大奎是在故弄玄虚,赌他们不敢前行。

当然,平板大郎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认为终究是认为。

没错,拖延时间是对的,赌倭贼不敢过乌龙岭,也是对的。

但那都是一个时辰之前的事儿了。

张大奎等的,不止是戚继光的戚家军。

……

“杀……”。

倭贼才到乌龙岭口,依旧可见张大奎与陶朔,但叫喊声,显然不是他们两个发出的。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乌龙岭上,早已不是他们二人。

“启禀俞将军,前面二人,就是龟田二郎、平板大郎”。

张大奎走上前来,向俞大猷禀道:“他们的兵力,在一万五千左右”。

没错,为了不让前来探路的倭贼察觉,俞大猷特意将兵马隐藏于乌龙岭山后。待探路的倭贼归去后,他们再上山。

张大奎与陶朔‘骂阵’,正是为了争取时间。

此刻,乌龙岭上,真真切切一支伏兵。

确切的说,是重兵把守。

俞大猷笑道:“大奎啊,你一路涉险,如今又负了伤,还是回驻军大营吧,仲大人等着为你记功呢”。

张大奎眼眶一热,有些哽咽道:“属下领命,这就回大营,向仲大人请罪,尽管当初迫不得已,但毕竟是顶撞了仲大人”。

哈哈哈,好小子,长见识了……

见张大奎在众人的搀扶下离去,俞大猷再次一阵爽朗的笑声。

“林千户,灭掉井上三郎时,咱们有言在先:此战,依旧由你们千户所打头阵”。

俞大猷向一旁的林宗武嘱咐道:“务必要配合好戚将军”。

“得令”,林宗武立刻领命而去。

乌龙岭,满天云,今日却没有一丝阴霾。

这一刻,整个天都亮了。

乌龙岭,太阳升起,大地温暖一片。

倭贼派去探路之人全部归位,只有张大奎的战马受惊,奔向密林,至今未归。

“乌龙岭方向,并无大明一兵一卒”。

所有前去探路之人,众口一词:‘绝无伏兵,可放心大胆前行’。

平板大郎再次打量着四周,两侧皆是高高的斜坡,坡度很大,要攀附而上,颇要费些周折。

前方一道‘天缝’,地面并排可行十人左右,两侧石山石壁,几乎是垂直的。

目前,倭贼主力全部聚集在峡谷中一块硕大的空地上,再前行不到二里地,就是那道垂直的‘天缝’了。

不由的再回头望望,平板大郎悬着的心才稍稍缓解:后方虽是一片草木,但至少可做退路。

“好,既然没有伏兵,我们即可冲过去,直奔福州城”。

龟田二郎向平板大郎说了一句,而后缓缓抽出倭刀,准备发出命令。

“等等,龟田君,再等等,我总觉得,好像那里不对”。

平板一郎制止道:“此处地形太过险恶,若设有伏兵,我们将全军覆没,张大奎每次探路,都能归来,为何这次例外?”。

龟田二郎却不以为然道:“咱们自己探路的人,都说乌龙岭没有伏兵,难道他们会从天而降?至于张大奎,他的马受惊了,这也是常有的事儿,平板君,多虑了”。

这个?倒也是事实。

目前,最厉害的一个事实,便是乌龙岭前方,确实没有伏兵。

倭贼分三路人马查看,皆是这个结论。

平板大郎抬头望着天空,明亮的阳光下,他才发现了乌龙岭的凶险之势。

“我总觉得,那里好像不对”。

平板大郎再次自言自语道:“可是,就是说不出来哪里不对?还是再等等张大奎吧”。

龟田二郎将脖子缩回去,一脸铁青:“哼……”。

“张大奎,你赶快滚下来,老子饶你一条活路”。

不知过了多久,张大奎终于出现了。

不过,他却是在前方那道‘天缝’一侧高处的石山上。

龟田二郎气急败坏,竟命所有的倭贼向前推进数百米,为的就是能看的更清楚些。

一旁的平板大郎急忙制止,倭贼们这才停了下来。

不过,眼前的张大奎却看得更清楚了。

“放箭”,龟田二郎一声令下,箭如雨下。

又是平板大郎制止,他直言道:“杀死张大奎一人,有何用?白白浪费那么多支箭”。

停止射箭……

一块巨石之下,一个小小的‘桥洞’,张大奎慢慢悠悠的走了出来,毫发无损。

这次,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年轻的男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陶朔。

左手一块肉,右手一壶酒,张大奎逍遥的坐了下来,与陶朔对饮起来。

“龟田儿子,还敢骂老子?忍你很久了”。

张大奎是真饿了,这才叫吃的踏实,边吃边骂道:“这里是老子的家,要滚,也是你们滚啊”

“好酒啊,好酒,这肉,你看看……,怎么就切的这么匀称呢?这刀功,这佐料……”。

张大奎与陶朔,俨然两个酒楼的店小二,免费试吃,尽管放开了吃。

龟田二郎连连发怒,几乎要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平板君,你倒是说话呀,我们该怎么办?”。

平板大郎表面虽未慌乱,内心却早已波澜一片。

再次想着此次登岸的始末,却始终找不出漏洞所在。

“龟田的,平板的,还有没有井上的?你们倒是放马过来啊?”。